我們都是擺渡人
- 作者: 程天朗
- 日期: 2025-03-02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人生影響可以很大,血脈相連的關係沒選擇,不知親身父母在何方的孤兒會有因何成為孤兒的疑慮,在完整家庭長大的成年人也有因家庭成員的情緒勒索和各式羈絆而影響人生,甚至禍及下一代。電影《年少日記》的男主角認為自己未有能力當爸爸,要妻子打掉孩子,致使深愛的妻子傷心離去。男教師有這樣的決定跟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不無關係,他在家庭中得不到愛,不懂得如何面對,才不想下一代來這世界受罪。
電影《破.地獄》中黃子華飾演的道生跟文哥宵夜時說「生人都有很多地獄」,成為全城熱話的金句。人在地獄,度秒如年,如置身愈陷愈深的泥淖,逃不掉又死不去,真的是比死更難受!道生說超渡生人,就是令在生的人釋懷,解除心結,渡過苦海,在新天地展開人生。
正所謂能醫不自醫,跟《年少日記》的男角一樣,道生不想同居女友生孩子,電影沒有細說道生的原生家庭背景,應該都是有很大的創傷。幸而道生解開文哥一家人的心結過程中,最終才有「人一出生就是倒數,既然有緣同車,何不珍惜當下,好好跟身邊的人相處」的頓悟。
道生是殯儀經紀,就是承辦後事的「製作人」,喜事喪事都是辦事,然而喜事可以辦完再辦,人生大事可以有幾回,終身大事只得一次。結婚可是跨年度大製作,時地人都有得選擇,但死神這個不速之客卻是要來就來,中國人對死亡有忌諱,「好人好姐」更不會閒來無事去了解殯儀知識,萬一真有需要,當事人迎接情感衝擊之餘,未必能冷靜地為亡者的身後事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的書櫃裡有數本殯儀常識的書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冷硬的「說明書」並不好看,就繼續當看門口的角色。很多人說《破.地獄》描寫不夠深入,冷知識也說得不多,拍成劇集更好。無獨有偶,電影上映前,我看過另一本以真實個案為藍本,以單元故事帶出殯儀知識的書《最後的故事——殯葬禮儀師之晝夜行事錄》。我覺得此書如能拍成劇集,片尾由黃子華深入淺出講述殯儀相關知識,效果應當不錯。
此書作者啟程跟道生一樣出任殯儀經紀角色。一樣米養百樣人,他也接觸了不少奇怪的個案,死者為大,但真正要交手的卻是活生生的家屬。啟程右手處理「俗務」(合法地處理屍體),左手卻要安撫在世家屬的心靈。啟程文筆細膩又很會說故事,總讓讀者急不及待看事情發展最後如何收科。作者又因應故事元素帶出殯儀業的冷知識。業務往來,付款的就是客,但作者要超渡的有時是先人生前其他有羈絆的人。
其中一個故事是大鬧靈堂的正室把花圈打個稀爛,作者最後找到方法令先人的妻子們都可以下台,然而正室的「暴行」是另有深意;故事文末就寫出殯葬花圈的分類與細節。患重病的人可以有充裕的時間為自己安排後事,「圍床名單」說出走至生命盡頭的老頑童跟親人開最後的玩笑,人之將死,最後想見的人未必是親人,這一篇有點懸疑成份,結局帶喜感。「紙紮風扇」道出未亡人的心結,雖然生死有命,目睹親人意外身亡卻又欲救無從,自不然心中有疚,祭品就是情緒抒發的出口。這一篇文末除了介紹紙紮傳統工藝的分類,也說出如何用得其法,送禮是心意,如何讓心意送達都很重要。執念磨人,總有親屬覺得要為亡者討回公道,竟想到在石碑上提出控訴,石刻如紋身,不是粉筆字說抹便抹走,火燒心帶來的衝動行為只會帶來後續一連串麻煩,且看作者如何拆解有法。
〈不守諾言的銘男〉表面是一個走數的故事,除了帶出最簡化的身後事處理——「院出」,也是一篇令人心酸的小小說。另有一些篇章輕鬆有趣,〈手袖裡的黃金〉最能博君一笑,因為有驚無險,雖然亡者心願未了,但後人也不致遺憾。〈瞻仰自己的遺容〉寫父女情深,也道出死活人化妝之異同。〈老爸的棺材本〉中,老父重男輕女,百年歸老也要為不爭氣的兒子操心,幸好姐弟情深,結局令人安慰。
作者名字啟程,跟其職位相配。喃嘸師父做破地獄儀式是超渡亡者,好讓他們重新投胎做人;殯儀經紀就是藉着殯葬儀式,令活人放下心頭石,輕裝上路展開新生活。人們搭船到彼岸,要船夫擺渡,殯儀經紀是命定的擺渡人。其實尋常生活中,我們都可成為擺渡人,又或者是渡頭上為上船的人扶一把。就像此書故事中第一章的麵檔老闆,打破常規,以兩碗魚麵開解不曾與亡父同桌吃早餐的兒子。
不以事少而不為,一念之善皆為功德。
書目:
- 《最後的故事——殯葬禮儀師之晝夜行事錄》
作者:啟程
出版:格子盒作室,2024
ISBN:978988757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