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歷程中認識自己
- 作者: 文怡
- 日期: 2021-06-13
關於成長過程中的閱讀經歷,記憶像碎片,有一段沒一段。筆者不記得第一本看的書或小說,但記得初中時,同學們瘋狂沉迷岑凱倫和嚴沁的小說,於是,在無形的朋輩壓力下,一頭栽進了言情小說的世界,囫圇吞棗,海量閱讀了數以百計的小說。
大量閱讀就像為大腦建立一個數據庫,日子有功,漸漸開始懂得為一本讀物評定高低,也摸索出個人的閱讀偏好,喜歡哪一種類型的作品和文字風格。
筆者第一個鍾情的作家是亦舒,讀過她的作品後,就再也不想看岑凱倫和嚴沁的作品了。據說,岑凱倫家境優渥,故此,她架構的小說世界頗「離地」。永遠的俊男美女,模特兒般的高挑身材。主角總是居住在南區獨幢豪宅,遙控電動大閘和中庭噴水池是必然配備。華麗的衣帽間,滿櫃的高跟鞋。把文字轉換成畫面,就是美國電影《The Princess Diaries 2》裡面的場景。感謝後來遇上亦舒的作品,把筆者拉回現實。
亦舒的作品可以以移居加拿大溫哥華作為分水嶺,筆者鍾情的,是她前期的作品,三甲之選是《朝花夕拾》、《南星客》(收錄在《拍案驚奇》)和《流金歲月》。《朝》可算是筆者第一本讀的穿越小說,《南》是講借屍還魂,特別的是借屍的是一束外星人電波。筆者一直主觀認為,亦舒的小說經常出現科幻題材是受兄長倪匡的影響。這兩個故事,早已在專欄介紹過,大家有興趣不妨去搜索一下。
《流》不是科幻題材,故事圍繞朱鎖鎖和蔣南孫兩個女主角從中學相識至投身社會的人生歷程。小說側寫出一段香港歷史,經濟起飛、地產發展、股災、移民。一部出色的作品往往能反映社會,流行小說也不例外。這正是筆者欣賞亦舒的原因之一。順帶一提,《流》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不過,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去看原著小說,原汁原味。亦舒淺煉的文字,不用一天時間便能看完,何需花時間看幾十集電視劇。
筆者第二個喜歡上的作家是張曼娟。在大學時期讀到她的首部小說《海水正藍》,被她細膩優美的文字描述能力吸引住。張曼娟從出道以來一直是暢銷作家。她的作品寫作技巧和修辭上乘,經常被筆者選用為教材讀物。張曼娟曾經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也曾在香港擔任台灣公職,因此,讀她的散文時,經常有香港的城市風貌出現。在她的眼中,香港是那麼美麗動人,她也從不否認,自己有多麼喜歡香港。
散文最能反映一個作家的個性,張曼娟的文字柔軟溫暖,在心浮氣躁的時候,讀她的文字,彷彿一身糾纏不清的頭毛被軟毛刷梳理順滑,煩惱盡去。
回顧前半生的閱讀歷程,過程十分有趣。最初開始閱讀,是純粹的消遣,用來打發時間。後來發現,閱讀是一項很有趣的活動,肉體上不太需要動,精神上卻像過動兒,飛越十萬八千里。當上老師後,經常提醒學生,閱讀是一把通往世界的鑰匙,能打開知識的寶庫。在文章完結之際,筆者恍然明白,閱讀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書目:
- 《流金歲月》
作者:亦舒
出版:天地圖書,1995
ISBN:9789622570832 - 《海水正藍》
作者:張曼娟
出版:皇冠文化,2005
ISBN:978957332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