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紀實小說的誕生

  • 作者: 文怡
  • 日期: 2024-09-01

乞丐和王子對換身分,體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是作者的期望。

一個人從來不只擁有一個身分,在不同場景,面對不同人,身分會不斷切換或同時存在。以筆者為例,身分包括:退休人士、寫作人、編輯、校對、女兒、妹妹、老師、學生、朋友、旅客、顧客、食客、乘客、國民……數之不盡。有些身分轉變,需要時間適應,如母親。懷胎十月,產後抑鬱不抑鬱,照顧新生兒,過關斬將考幼稚園,最好一條龍到中學畢業,下刪三千字,只有親身經歷過的當事人,才能說出箇中甘苦。

身分變化,還算是有跡可尋,人格切換,則超出筆者的知識和理解範圍。

大部分的小說,人物是虛構的,世界是架空的,《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卻是紀實小說,是真實故事,敘述了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轟動一時的連環強暴案,嫌犯威廉.密里根(William Milligan)獲判無罪,因為他是多重人格分裂者。

作者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的著作不多,《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和《24個比利》是其代表作,前者於1959年以中篇小說首次發表,即榮獲「雨果獎」(Hugo Award),1966年發表長篇版本,又獲得「星雲獎」(Nebula Award)。

《24個比利》這本書的誕生本身就充滿戲劇性,是威廉.密里根主動要求丹尼爾.凱斯寫下他的故事。丹尼爾也不是隨隨便便答應這差事,必須有值得寫的部分才可以。畢竟,當時媒體對案件和威廉的報導經已相當廣泛,只有未曝光的材料或嶄新的角度,才有書寫的價值。

寫作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即便是虛構的人物、情節、背景,也有相關的參考材料作依據,組合、變形、二次創作。真人真事的故事,資料蒐集的工夫更是一絲不苟。為了挖掘更深層次、更全面及未被報導過的「真相」,丹尼爾.凱斯化身記者,和威廉進行數百次對話和會議,訪問了六十二位與威廉有較多接觸的人士,閱讀大量公開文件和媒體報導,聆聽數百小時的錄音帶。

丹尼爾.凱斯在序言強調:「書中沒有一絲一毫是經由我創造或改編而成。」基於是真人真事,加油添醋實在沒有必要,何況一個人有二十四個人格,光是這一點已經足夠吸引讀者。

總覺得,一本書的成功並非偶然,多少帶點命中注定。丹尼爾.凱斯在大學時修讀心理學,畢業後做過雜誌編輯,在大學教授小說創作課程時,開始投入多重人格寫作的領域。正因為他具備心理學的知識,有編輯整理文稿的經驗,加上本身對多重人格這範疇有興趣,才能成就出《24個比利》這部著作。

因為不想剝奪大家閱讀的樂趣,在這篇文章,筆者刻意沒有談及書的內容及寫作手法。同樣身為寫作人,筆者可以想像,面對海量的資料,要整合出一個敘述方式的不容易。

或許有人會好奇,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會分裂出二十四個人格?答案,當然在書中尋。作者將這本書獻給受虐兒童,尤其是那些未被發現的犧牲者……暗示的意味相當濃烈。

寫這篇文章時,即將是丹尼爾.凱斯逝世十周年(死於2014年6月15日),謹以此文紀念一位重要的作家,感謝他留下精彩的作品。

題外話:

威廉(William)是歷史悠久的英文名字,早於中世紀已傳入英格蘭,並成為英語地區廣受歡迎的常見名字之一。比利(Billy)亦是有相當歷史的常見名字,由標(Bill)和表示親暱的Y字尾組合而成。標的起源相信是來自威廉的變奏。所以很多名叫威廉的人也會使用比利作為暱稱,此做法在中世紀時已存在。

書目:

  • 《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作者: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
    譯者:小知堂編譯組
    出版:小知堂,1994
    ISBN:978957927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