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與回報
- 作者: 林鍵㮾
- 寫作年級: F6
- 寫作日期: 2021-3
- 學校: 佛教黃鳳翎中學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正好體現現今世代的人無論做任何事都認為必定有回報,不論付出多或少,最後也必定有回報,這就是深深地刻在現代人思想中的一句話——「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然而,在現實裏,未必所有付出都會有回報,甚至有些人會因過分追求回報而放棄付出呢?這是一道值得深究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認識「股神」巴菲特,正因巴菲特在投資股票上有巨額的回報,以致他成功一夜暴富,成為世人皆知的「股神」,而不少人眼看巴菲特付出了而又有回報就誤以為付出了就必定有回報,導致最後因抄賣股票而落得一敗塗地,他們輕則一夜破產,重則導致妻離子散。其實不止炒賣股票,誠如賭博亦一樣,使不少人因過分執著於回報,但是卻忘了「小賭怡情,大賭亂性。」這句話。導致最後亦引火自焚,乃至妻離子散。因此,付出是不等同回報的,當付出了也沒有回報,我們也應該坦然面對,而非過分執著於回報上,反則只會令自己墮進萬尺深淵。
當然,在另一方面,把付出的力量投放於有意義的事情上,即便最後沒有回報,亦不應放棄堅持付出。從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身上就正能反映那種付出而不求回報的精神。孫中山先生在洞悉到中國需要改革後,耗盡畢生的力量推行改革,經歷過辛亥革命、黃花崗起義等事件亦未曾提出過放棄。他知道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可是不付出就必定沒有回報。直到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逝世時,他亦留下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句子,即便當時未有回報,但是孫中山先生相信,把自己的精神延續下去,在不久將來並必會有回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孫中山先生付出的最終也成就他的畢生願望。因此,有時候,面對有意義的事情如應付現今的文憑試,學生也應將孫中山先生的態度學以致用,在學習上不求回報,因為學到的知識會永遠存在你的腦袋中,任何人也無法偷取。
或許,有人認為義工這份工作是一份需要付出,但是卻沒有金錢回報的工作,與其花時間作一些義務工作,倒不如找一些符合經濟效益的工作,如待應及售貨員等必定有金錢回報的工作。但是,我並不完全同意,其實義務工作的回報並非以金錢來衡量的,而是要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用心感受,義務工作可量的其實正正是過程中接觸的人和事。例如對獨居老人來說,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而義務工作者看到老人在臉上展露久違的微笑也定必感受到這種「回報」了。正所謂「施比受更有福」,有時候回報不一定是以物質來當作的,可以是過程中的得著或是別人的欣賞。
「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了,面對著付出未必有回報這個常態,我們也不應該因此放棄付出,也可以應抱有莊子那種逍遙及悠然自得的心態。可是付出的是要放在正途上,而非會令自己墮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