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之我見

  • 作者: 施昊均
  • 寫作年級: F6
  • 寫作日期: 2020-12
  • 學校: 青年會書院

犧牲,意味著「舍」,但讓古今志士仁人不懈追求的,是犧牲而成就的「得」。孟子提倡捨生取義,是生而為人應具備的崇高追求。

個人的犧牲,成就了自己,亦成全了他人。有人犧牲榮華富貴,追求內心的恬靜;有人犧牲血肉,令生命得到延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看不慣朝廷的腐敗,一句「性本愛丘山」,就駐足於田園,留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得田園隱士之美名;李白以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而遠離了勾心鬥角的官場,轉而追求雲漢佳期。如今,人們仍然持著高尚的品德,以犧牲鑄就美名。新冠疫症爆發之初,一位位逆行者奔向武漢,無不詮釋著捨生取義的真諦。前線醫護人員將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以個人犧牲換取更多生命的延續,此為大義。犧牲,有時是為了追求生命的價值,為己為人,都值得敬佩!

犧生小我,完成大我,是對國家大義的追求。新中國打開歷史的新篇章,行穩致遠,也是當初無數烈士戰死沙場,用鮮血鑄成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為隊友們開路;黃繼光為掩護隊友執行任務,捨身堵上了敵人機槍的槍口……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摯愛的土地,而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新中國近百年來的和平與穩定。「精忠報國」不僅刻在了岳飛的背上,亦刻在了無數為國犧牲的烈士心中,他們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集體的利益,犧牲了。可他們的犧牲,也延續了「捨生取義」的故事。

因「愛」而犧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傳統儒家具有「民胞物與」的情懷,因而「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古人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繫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因著這份愛,也必須為大自然作出犧牲,適當時也要回饋自然。可,幾個世紀前,西方殖民者為尋求更多的財富,掀開了世界的神秘面紗。當時,自然對西方人而言,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而主張征服自然的西方人眼中,怎有「民胞物與」的概念?如今,中國人仍抱持傳統觀念,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號召國人保護環境。人類只有反哺自然,方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因此,愛就是犧牲的本質。

捨棄小我,成全大我,藺相如在《史記》傳記中展露無遺。古往今來,「放於利而行,多怨」,只有願意犧牲,才會讓他人五體投地。一個人的心靈滿足,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願意犧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