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敢於追尋夢想,挑戰世俗想法

在很多名人成功的事蹟中,不難找到他們為其夢想和目標而拚搏的故事。但是,又有幾多個敢於挑戰世界呢?

現任美國總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美國二百多年前建國以來,甚至從殖民時代開始,黑人始終是一個地位的象徵,不是高貴,相反,是低賤。從大航海時代發現非洲,當地人就開始被販作奴隸,即使林肯——第十六任美國總統,宣佈了廢除黑奴後,黑人地位低下的情況並未改善。直到奧巴馬參選總統大選時,世人皆認為黑人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但是在戰勝黨內對手,對上另一個具爭議性的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後,世人終於醒覺。就如他當初的競選口號「改變」一樣,他不但改變了國家,還改變了整個世界對黑人的偏見。由此可見,當挑戰世界的「常識」時,並非不可戰勝。

在更久以前,很多人都認為世界是一塊平面,當走到其他地方,人就會掉進一個大洞。但是,麥哲倫,一個航海家卻抱持相反看法。他認為地球是圓的,人們在到達極點時會從另一方向返回。在航海多日後,他從海的另一邊返回本國,證實了他的猜想,亦推翻了全世界所有人的認知。他正正是敢於向世界,為夢想而挑戰的人。

在香港,亦有與奧巴馬、麥哲倫等人相似的人,黃之鋒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直以來,香港的中學生給別人的印象是不喜政治。但是,黃之鋒等學民思潮成員打破了這種看法,他們創立了學民思潮,號召中學生參與政治,使中學生的政治參與程度增加。學民思潮這名字亦指出了中學生是香港公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亦參與了雨傘運動,為香港特首選舉方式爭取改變,並成功號召不少中學生參與集會。儘管運動失敗,但他們卻真正為中學生參與政治踏出了最初的一步,改變了很多人對中學生是政治冷感的看法。

或許有人認為安身立命,不去挑戰世俗,保全自己更重要。但在很多時候,如不改變,就會發生危險。在清朝末年,中國遭受多個列強侵略,一次又一次地喪失主權。國父孫中山為改變這種國家的積弱,多次向高官上書,表達看法未果。於是,他決定發起革命。歷經多次起義,終於在辛亥年十月十日成功。

而遠在歐洲的法國亦曾面對同樣問題——皇室花費過多,入不敷支,稅賦繁重。在忍無可忍之下,發起了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成立了首個非帝制的政府,以及首個對皇帝用斷頭台的國家。這些在以往都未曾出現,震驚了歐洲諸國。法國和中國的人民,為了獲得溫飽,免去不合理的稅賦,過上美好生活的小小夢想,集合多人之力,推翻了過去的皇權世代,挑戰世俗看法,可見人要敢於求變。

周星馳的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人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有何區別?」我認為,即使夢想與世俗觀點相反,但只要是正確的,與世界為敵又何妨?只有敢於造夢,不懼挑戰,才能由委身奮鬥,以至成為人上人,活出耀眼的人生。


林翼勳博士評語

抒發追尋夢想,挑戰世俗之見,此文即本此信念,惟其中有關論據,則尚有待也。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8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