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求同存異
- 作者: 何嘉駿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7-12
- 學校: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說起求同存異,會讓我想起君子的“和而不同”,這句孔子說明君子特質的話。求同存異,指的是找出大家的共同點,並保留不同的意見,聲音。而和而不同,這孔子認為只有君子才能擁有的境界,指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理念並包容理解他人的想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兩者都是寬容的一種表現,前者為後者的達成方法,後者為前者方法實行,貫徹到一種程度的境界,即君子。但若無此種方法,我們該如何達成?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下何為求同存異。
個人層面,求同存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相當多的例子,學校裏,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心中都有著對不同事物的不同意見和看法,但我們,或因家裡人的期望,或因自己未來的夢想,我們來到了同一間學校,即使心中可能無法真正接受他人的習慣,觀念,但我們的“同”,即學習,卻將我們融合成了一個集體。在公司中,上司也會和員工展開討論,大家暢所欲言的抒發自己的內心意見,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可能是加薪,可能是為了完成一個重要的項目,也可能是為了得到上司的賞識,而同心協力的去完成他。其實求同存異早已帶給我們好處,讓不同個體的我們合作,學習,團結,理解,這難道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嗎?反之,若我們無求同存異,那學校,公司,各種團體應該如何運作?大家固執己見,為了自己的利益,反對別人或會觸及自己利益的方法和意見,那麼意見不能通過,秩序不能繼續,社會該如何運轉?求同存異不單單指的是個人修養,舍自身的小利而取大家的“眾益”,還關乎於社會運轉,秩序繼續這種影響到社會的大事,無疑是告訴了我們求同存異的重要之處。
國際層面,世界隨著時光的飛逝,求同存異已經開始普及化,被社會所接受——各個國家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與其他國家接軌,吸取接受他們的文化,使用來自其他國家的高端科技,來使自己的國家更加富強。現今國際,哪有不用來自其他國家科技的國家?進口車,美國科技,中國飲食文化,德國啤酒,日本動漫文化……這些都是不為本土所悉的“異”。但為了“同”,自身國家的強盛,我們接受這來自其他國家,並非我們所熟悉的事物。中國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由於以前的閉關鎖國,執政者的錯誤決定,中國喪失了與外界交流的機會,沒有追上時代的步伐,為後面被八國聯軍侵略造成了主因。但現在的中國,支持與外界交流,追上了社會的腳步,擔任了常任五大理事國之一的地位。
由此可見求同存異的重要性,那麼我們該如何實行求同存異呢?
首先,你要有一個廣闊的心胸,求同存異,是要你接受其他人的意見,假如你的心胸不夠廣闊,你又該如何接納採取他人的意見呢?例如文憑試的小組討論,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你都要有一顆不據理力爭的心,包容並回應其他人的意見,才能進行一次精彩的小組討論,獲取優異的分數。
第二,你要有一顆同理心。接受其他人的意見,並不代表真正的求同存異,單純的接受他人的意見是不夠的,你還要學會理解,明白他們的動機、理由,為何要提出這種意見或者方法?如果你不能理解,那麼即使你接受了,爭執仍然會發生,原因恰恰就在於接受這個字眼。他並不代表真正的認同,即使你們一同努力,你接受了他人的意見,但你的心中仍然會有少許芥蒂,在某些方面並不會那麼上工出力,那麼求同存異就理所當然就不能被真正的達成。囙此,擁有一顆同理心,是容易達到求同存異的重要管道。
最後,求同存異的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學習的越多,明白的越多,就越來越明白自己的渺小,世界、宇宙的偉大。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只是滄海一粟,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們需要明白,有時候自己不一定是正確的,需要聽取接受他人的意見。君不見唐太宗的貞觀盛世就是由他聽取不知多少次臣子意見達成的。一味地自大自滿,只能讓你越來越愚昧,而不能達成求同存異。因為你只會認為只有自己的想法看法才是正確的,其他的聲音只要與自己想的不符就是錯誤的,不可信的。這無疑觸犯了求同存異的禁區,只求同而不存異,又如何達到求同存異呢?囙此,認清自己的位置,包容以其他人意見的心胸,同理心,你需要要有這三樣特質,就能夠輕而易舉的達成求同存異。
現代社會,依然有許多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採取別人的意見。為了喚醒這些執迷不悟的人們,我們要從自身做起求同存異,影響他們一同與我們實行求同存異,這種能夠為社會帶來好處的方法。每天嘗試求與這些人的同,存我們大家的“異”,告訴他們求同存異的重要,如此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求同存異的真正含義而不再夜郎自大,不可一世。當他們不再迷惑,明白了自己的渺小,那麼為何他們不會繼續將這種方法推廣給更多的人呢?當更多人明白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夠去改變什麼,他們就會號召其他人的力量,而聚集比越來更加龐大的能量,一同為了這個社會出一份自己的力,由此可知,當我們從自身出發,推行求同存異,那麼國家為何就不能因為我們而更加強盛,世界為何就不會因為我們而改變呢?
當大家都支持,實行求同存異時,未必就達不成君子的“和而不同”。當大家都有“和而不同”的境界時,社會上的紛爭便能迎刃而解,國家之間也能夠平心靜氣,減少衝突,大家就能一塊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你還在猶豫什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由我們從自身開始,成為君子改變世界吧!
林翼勳博士評語
將論題之理據娓娓道出,俾觀者深思。結語勉人踐行,使世界改變,見思慮之細致與詞鋒之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