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的陪伴

學生時期的我總犯了些年少無知的錯,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莫屬仍殘留在我手臂上的一二。我摩挲着增生出來的皮肉,不禁讚嘆自身生命力頑強,以及讓我不再自我傷害的良藥——老師的陪伴。

青春期帶來的改變對每個人都是大相逕庭的,而於我而言,青春期正正是愁緒交加。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沉重艱辛的作業、面對着未來的不安等,總讓我感到憋屈。為了排解愁緒,斑駁陸離的痕跡逐漸佔據我的雙臂。

我的班主任很快就「邀請」我在教員室門外談天。是發現這些疤痕了嗎?我躊躇着腳步,想起過往嚴厲的他,忐忑着是否會因此帶來數不盡的謾罵。

班主任已等候多時,眼見着我的到來,他蹙起了眉。我緊握着校服裙擺,並不敢望向他,擔憂着謾罵、責備的到臨。

幸好現實並不如幻想,映入眼簾的只有班主任給予的糖果。我愕然於這巨大的差異,伸手收下後看向他——只發現這緊蹙的雙眉下,是憐憫的、擔憂重重的雙眸。青少年和成年人間的鴻溝是無法消除的,但陪伴與慰問總是易於消除彼此間的隔閡。

「如果壓力這麼大,還是先放下學業吧。比起學業,生命更重要。」

視公開考試如一場赴死的戰場的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師長勸喻不要太着急於學業的話語。直到夕陽西掛,班主任仍向我娓娓道來許多鼓勵與安慰的話語,期盼我能勞逸結合,像一個對着幼苗澆水般的、樂此不疲的農人。

我並不是一個樂於聽從諫言的人。但每每回想起那天的夕陽餘暉、班主任頻頻的勸喻,總能讓我放下「屠刀」、繼而拾起一枚甜甜的糖果取而代之。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現在的師長可謂身兼多職。除去傳授知識一項,還需要解決學生間的人際關係、其中的糾葛更甚或學生的情緒問題。我們都心照不宣,那並非老師的義務工作。可是為何許多老師仍為此而墨突不黔?

我想,大概是由於這偉大的、無私的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