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入場券
- 作者: 吳佳怡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24-10
- 學校: 嘉諾撒書院
「咔嚓,咔嚓,咔嚓」隨著一聲聲快門聲響,我的視線隔著觀者如市的人群,看向了被黑壓壓人群圍繞著的那幅畫,那幅畫在柔和的燈光下散發著銳利的光芒。畫廊中的人不自覺地駐足,不自覺地凝視,不自覺地沉思。他們看著那幅名為「兩張入場券」的畫作在思考著什麼?空間似乎在這一刻靜止,時針和分針逆時針轉動了起來。
高中的畢業照拍完了,我的學習生涯卻還沒結束。「你這孩子怎麼不聽勸,肯定是選擇經濟學這張入場券進入金融圈好,這有什麼好猶豫的?」成績出來了,身邊的人都勸我選讀商學院,他們的理據一大堆,在勸說時那嘴角咧得跟看到眼前是一塊大金磚似的,彷彿我身後下著金子雨。這讓我覺得被一團金箔紙包裹著,透不過氣。真的拿著經濟學的入場券就可以無憂無慮享受美好人生了嗎?可是我熱愛的是視覺藝術,為什麼他們就是覺得學畫畫的人沒什麼大用呢?
回憶此時結束了。眼前這幅畫中是兩張已經殘舊並正反兩面分難開了的入場券,各自成了僅有部分連接著的兩張薄紙。而兩張入場券的內容截然不同,左邊的入場券正面原來應是華麗的金色,上面畫著不同錢幣;卻在磨損下變成土黃,也已看不清上面畫著什麼國家的錢幣,價值多少。背面則是一片灰黑,想來原先應該是高級的漆黑。而右邊那張入場券正面是梵古的《星夜》,在磨損後更為朦朧,有著更為神秘的吸引力;背面不同的建築物和自然風景也借著那破舊感顯得更有歷史感,讓人深陷其中,想前往那些地方。
當年最終確定志願前的我做了一場夢,夢到聽勸讀了經濟學,得到了不知是精算師還是金融分析師的鑲金邊工作,卻一點都不輕鬆。按部就班朝九晚五和數字與金錢打交道,學著職場的人情世故;弄丟了純粹的快樂,花錢還是不花錢都已喚不起我的笑容。好在有那場夢,我毅然決然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選擇了視覺藝術那張入場券,通往世人認為是高投入低回報的奇幻世界。
許多人認為美術生做著不切實際的畫家夢,沒什麼大價值和用處還不好找工作。可我同專業的同學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的成為了設計師為各界設計服飾或小家佈局,有的成為了美術老師教授繪畫技巧給未來棟樑,有的成為了喚醒世人精神世界的藝術家。重點是,無論職業是什麼,他們都熱愛自己如今的工作。選擇視覺藝術不會比選擇經濟的人成功嗎?我不這麼認為,事實上所有專業和職業都有其光輝。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本有著寫作天賦,卻放棄進修與創作有關的相關專業而選擇了金融,結局是他上次與我喝酒時哭訴著懊悔。
現今社會普遍認為沒有大學入場券就會是一個沒什麼價值的人,只能擁有賺不了什麼錢的工作。可我有一高中同學沒有升讀大學的入場券,卻成了擁有百萬粉絲的搞笑博主,這又怎麼說呢?而且我們的價值真的可以用金錢等物質來衡量嗎?其實擁有升讀大學的入場券與否不重要,選擇了哪張入場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看清自己的內心,爭取屬於你的入場券,選擇你想要的入場券,緊握你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入場券。
我有兩張入場券,非常慶幸聽從了內心選擇了我所喜愛的那張入場券;沒有隨波逐流,不被他人和社會的價值觀左右。夢想成真已是知名畫家的我站在我的畫廊中,看著那幅「鎮廊之寶」和駐足的人們久久不能回神。人們啊,請不要再用看似溫柔的話語貶低任何一個不凡的職業;像欣賞畫作那樣,尊重每一種職業和每個人的不同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