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爺孫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我與爺爺的生命重疊了十二年……

在我的印象中,爺爺五官端秀、輪廓分明。他不是個說話喋喋不休的老人,他總是笑容可掬,所以人緣非常好。他的朋友給他取名為「好好先生」,只因他有求必應,而且很講義氣。唯一的遺憾是他有個孱弱的身體,而且心臟功能一直不太好。

雖然爺爺的身體不太好,但由於他不忍爸媽為了照顧我而操勞過度,於是負上了照顧我的重任。記得在讀幼稚園時,爺爺堅持每天送我上學及放學。可是,他在接我放學時總會遲到,因為他要到市場買菜。最初,我以為爺爺扔下我,所以在課室裏嚎啕大哭。後來,我已經習慣了爺爺的遲到,甚至不想他匆匆趕來。因為每次他總是汗流浹背,而且氣喘如牛。

我升上小學後,爺爺的精神比以前更差,只能勉強背起造飯的「重任」,不能再送我上學。轉為乘坐校車上學的我,即使聽到鄰座同學說的笑話,也只能強顏歡笑。因為在這個車廂中,我再不能重拾與爺爺手牽手上學的感覺,不能在回家的路途中與他分享學校的趣事。

爺爺的身體狀況就好像一個無情的計時器,在倒數我們相處的時間。然而,我們的感情卻隨著時光流逝而變得更深。

在家中,爺爺是最挺我的人。小學時,有一次,身形肥胖的我,因為穿了一條窄身褲子而被爸爸責罵,又被哥哥取笑。在爸爸命令我替換另一條褲子時,爺爺異常威嚴地說:「小孩子愛穿甚麼就隨她吧!」那時熱淚盈眶的我,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心中極為感激爺爺出言相救之餘,還帶給我自信。

我和爺爺的感情十分深厚,彷彿注定了我們分開時會比一般的爺孫更痛苦難受。

在我六年級的冬天,一個平凡的日子,爺爺獨個兒在房間裏休息。在吃午飯時,我從客廳叫他出來吃飯。第一次,他沒有回應。我不以為然,繼續吃飯。過了十五分鐘後,我再叫一次,他也沒有回應。這時,我的心沉了一沉,與叔叔對望了一下,然後衝入房間。叔叔用力拍打爺爺的臉頰,不停地叫他的名字,他也沒有反應。

他被送進醫院後,證實中風。雖然爺爺已經昏迷,但醫生說他還有知覺。於是,我每天放學後都會到那冷冰冰的醫院病房給爺爺「送暖」。過了一星期之後,爸爸為免爺爺繼續受病魔折磨,於是叫我對爺爺說:「你安心走吧,我會乖巧的。」這時,我看見爺爺的眼眶流下了一滴淚。過了幾個小時後,我摯愛的爺爺便離開了。

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階段,爺爺離開我們也是無可避免的,但我至今仍未能釋懷。我傷心的是爺爺離開時我年紀太小,並無太大的感觸。我傷心的是爺爺未能與我分享升上心儀中學、會考放榜的喜悅。長大後,我傷心的是爺爺未能看見我上班的模樣。

但我明白,生有涯,親情與愛卻是無涯無盡的。我會把爺爺永遠放在心中,作為我生存的動力及精神支柱。

爺爺,雖然你的出現只佔我人生約七分之一,但是我對你的思念及尊敬卻是永無止境的。


老師評語

情摯意暢,平實的敍述中充分顯現出對爺爺的敬意、孝思洋溢於字裏行間。正如你所言,能化悲痛為力量,努力上進,定可以安慰爺爺在天之靈。起句甚佳,能與末段起呼應作用。


林翼勳博士評語

老小之異,爺孫之親,相處細節娓娓道出,特為感人也。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3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