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雜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千古流傳的古詩。每次讀起這首詩時,都會令我憶起遠方的親人,也令我產生一種落寞心情。

相傳晉文公焚林求介之推,介之推則抱木而死,文公哀之,後人便有寒食之風俗,寒食節原為一個月,後改為三天。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風俗節日。

清明節不單止是形式上的祭墓,也可以啟發家庭間的孝悌親情,藉此加強宗族間的互愛聯繫,發揚我國團結一致,奮鬥不懈的精神。

相反地,西方的「復活節」是象徵生命的意義。一般西方人相信蛋是有兩次生命的,一是「新生命」,二是「重生」。而重生就象徵了復活的意思。以蛋來象徵生命的復活,不只在耶穌基督復活之後才開始,而是在之前就流行了。

復活節當天,我們很喜愛在蛋上畫上色彩鮮豔的圖案,有代表耶穌被十字架的十字形,而白兔的圖案就表示和平與愛,也有歡樂的意思。

從這兩種中西方的節日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生與死的對比,也是中國人常說的輪迴。不論是清明節或復活節,我們都應對在世的長輩或者去世的親人,表達孝順之意,也可以懷念先人的愛和奉獻,當然也包括耶穌基督,藉此帶出生命的重要和宣揚和平友愛。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