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鼓勵,面對難關有感
- 作者: 佘沛玲
- 寫作年級: F4
- 寫作日期: 2025-3
- 學校: 賽馬會官立中學
白晝將過,黃昏已至,遙遠的太陽與海平線近乎融合,殘陽映著玻璃上的細雪,反射出的點點星光熠熠生輝,燦爛得有些炫目。然而,琴房中傳出的鋼琴聲與幽靜的環境有點違和。我的手指在古箏的琴弦中來回跳躍,節奏整齊且緊湊,給周圍增添了緊張的氣氛。
一曲完畢,我的手輕輕地搭在弦上。待餘音消失後,我抬起頭,剛好對上了一人的視線。她也是琴房中的學生,且和我是同一個老師。於公,她是我的師姐;於私,她是我很重要的朋友。而此刻,只見原本靠在牆上的她掌心向後一撐,朝我走了過來。我原以為她要問我:「你怎麼還沒回去?」這樣的話,畢竟幾個小時前,是我和她說我要去買點東西叫她先回去的,現在還在琴房算怎麼回事?不知是因為撒謊而心虛,還是因為不想讓她知道我是因為比賽的事情而緊張才偷跑回來練的。我低著頭,心中默默地想著應對的理由和藉口,可她卻只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有點緊張啊,這可不行,會影響發揮的。」我愣了一下。雖然剛剛練的時候是有點不安,但她是怎麼看出來的?我這麼想,也問了出來。她伸手點了點我的左手:「你剛才按音的時候拇指有些打開,手臂也比平時高了一點。」我有點驚訝,這麼細節居然都能看得出來?
見我這幅表情,她「嘻嘻」笑了兩聲,坐到了我的旁邊,拍了拍我的肩膀,輕聲道:「其實不用那麼緊張的。比賽這種東西比的是日積月累的練習,這首曲子你不是已經很熟練了嗎?接下來,你可以嘗試代入想法,投入感情。舞台是比賽,但也是一場屬於自己的演出,盡你所能表達自己就好。」話音未落,她扔給了我一個暖包,我微微有些凍紅的手反應遲鈍地感受它的溫度。隨後,她站起身來,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跶到了我的身後,完全沒有分毫做師姐的風範。「我來教你吧。」她抓著我的手將指腹向下壓,「這裡,剛剛你這個音按得有點重了,下去一半就行。」我跟著她的指示,嘗試撥動琴弦。「嗯,這回對了!」她說著,又給我指了幾處需要注意的地方,就這樣,我們在琴房裡一直坐到了天黑。
這時,我心中因為比賽而堆積的壓力,也在這樣短促卻又愜意的時間中消磨殆盡。在回去的路上,她沒有和我聊比賽相關的事情,相反,氣氛特別隨和,好似是專門為了讓我放鬆心情。在到岔路口的時候,她突然雙手一合,半開玩笑的說:「好啦!你也快點回去吧,希望下一次見到你,你是笑著過來。」說完她莞爾一笑,轉身走了。
我走在小路上,臉上還掛著淺淺的笑。不知是因為口袋中還殘留著餘溫的暖包還是其他,我居然覺得身處這樣寒峭的天氣也沒多冷。也是這時我才覺得,身邊能有一個懂你的人,會給予你鼓勵的朋友,或許就沒那麼孤單了。不,不是朋友,是知己。
在這一刻,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信仰上的合拍,是在你遇到困難時願意站在你身後的知己。可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如馬克思那樣遇見自己的「恩格斯」呢?很多人總以為朋友兄弟眾多,但其實只是錯覺罷了。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在茫茫人海中,能求得一知己,也算是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邂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