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一種能力
- 作者: 陳錫源
- 寫作年級: F3
- 寫作日期: 2012-12
- 學校: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快樂是一種怎樣的能力?
在這個物質豐盛、凡事只講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快樂成為奢侈品,大家都只重視和講求「快」,而「樂」則被人們拋諸腦後,任由它在牆角發霉。這樣對個人、團體以至整個社會都是不健康的。
根據多份調查所得,經常笑的人對比很少笑的人平均較為長壽,而且在人際關係方面表現好。當你走到街上,遇到的每個人都板著口臉,神情嚴肅,腳步比穿梭機還要快,明顯是壓力過大,生活節奏急促所致。壓力過大對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莫大的不良影響:生理上,可能會導致胃痛、失眠、頭痛、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引致工作效率大不如前,間接令壓力增加,造成惡性循環,長遠可能會患上癌症;心理上,可能會因當時人長期壓抑,而患上精神病,令身心都受到煎熬。
個人是團體的一部分,個人不快樂,團體怎會不首當其衝呢?「不快樂」是一種負能量,就好像傷風感冒般,是可以人傳人的,所又名「心的感冒」。一個創作團隊如果不能恆常快樂,他們的創作力會隨時間消逝,做甚麼事都提不起勁,最後甚至被解僱。以上的例子只是一個小小團隊,那如果是整間公司呢?一如上面所述,「不快樂」是可以人傳人的,當一間公司的各部門都瀰漫著一股消極的氣氛,試問工作表現怎會好呢?表現差了,自然收入減少。有減必有加,加在哪?當然是對員工的壓力。結果又是另一個惡性循環。
有一個理論叫做「六度分隔理論」,又稱「小世界理論」。它認為世界上每個人經過六重分隔後,兩個從不相識的人是可以連結起來。按此推算,「感冒」也可以慢慢散播整個社會,令經濟轉差、就業率下滑。
而此「感冒」的唯一良藥,是「快樂」。快樂使人產生工作的動力,當悲痛來臨時可用第二個角度去思考,身體健康,心靈平靜;心境開朗,可以延年益壽,處世為人更圓滑周詳;而團體方面,它可以增進工作效率,令一個團體發展得更好,甚至攀上另一個高峰;而最後,社會方面,雖然快樂指數最高的幾個地區都不太富有,但當中的發展地區人們不只快樂,入息也很高,可見賺錢過程中,快樂是可以舉足輕重,同時不造成矛盾,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
講求「快」是無可厚非的,但若然因此忘掉「樂」,就絕無益處了。快賺錢固然重要,但錢不是快樂的必要元素。忙中作樂,壞事也可以變好。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心態,卻從不是一種狀態。
快樂的而且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