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兒
- 作者: 田梓泳
- 寫作年級: F4
- 寫作日期: 2024-10
- 學校: 天水圍官立中學
「快點兒、快點兒,你快點長大,直至你能獨當一面,直至你變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直至你不再需要我」這句話伴隨著我人生每一個階段,如同悲催的旋律,在生活中響起哀傷的音樂,也似涓涓細流的河流,潤物無聲,滲透生活每一瞬間。
在我幼稚園的日子裏,母親的「快點兒」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喚醒我對世界的憧憬。每當早上,陽光窗過蕾絲窗簾的縫隙灑進房間,形狀不規的光影映在我臉龐,「快點兒……吃完早餐該上學去了。」母親的話伴隨早餐的香氣,我半夢半醒慢吞吞地梳洗和爬上桌子。那時的我對時間的理解仍然是模糊的,總是沉溺於玩具的玩樂世界中。對於「快」這個概念,我並不在意,那時我認為未來有著百多年的時間,何必事事都如此趕急。母親仍見我動作緩慢的像只烏龜一樣,便再耐心地說:「快點兒,快點兒,時間可不等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而你長大就會明白時間的珍貴。」她的叮囑如同一首輕柔的搖籃曲,教會我如何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埋下我對時間認識的種子。原來對時間的管理應該從小建立,我似懂非懂的嚼磨著。
很快種子開始發芽開花,時間也到了即將考文憑試的那天。「快點兒,快點兒,距離文憑試還有一年,你還遊手好閒?把握時間吧。」母親滿臉慌張和休閒躺在沙發的我形成強烈對比。「還有一年啊!每天溫三個小時便已足夠追回進度,還有時間、還有時間……」母親望到我這副頹廢的模樣,搖了搖頭,不斷唉聲嘆氣,而我仍捧著手機哈哈大笑,全然不顧桌上堆成大山的書本。
那顆對時間認識的種子仿佛又枯萎了,抱著「還有時間」的僥倖心,我到了文憑試的放榜日。我坐立不安,內心焦急得像隻螞蟻在熱鍋翻騰。當我眯著眼,瞥見成績表上的「二」字,我被震攝在原地。那些我輕視過的歲月,那些被我忽略過的提醒,那些我躺在床上哈哈大笑的場景,像走馬燈一樣播放,卻找不到一絲挑燈夜讀、廢寢忘食的日子。「二」字,仿佛就像一塊橡皮擦,擦去所有讀書的意義和曾幻想過美好的未來。我小心打開家門,或許母親透過在門外淚流滿面的我,洞察到我的成績。她小心翼翼地說:「難道一串數字就能束縛你一生嗎?快點向前看,未來尚有很多希望。」她拉著我的手,輕輕拍背。我忽然想到確實如此,頓時醍醐灌頂。生活的構成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過程和百分之一的結果,結果不能掌握在手中,即使結局不盡人意,但也不能否定在過程中獲得成長的美好,而我在這個結果中感受到時光的無情,像滾滾長江一樣流逝,不再回首。時光荏苒,歲月蹉跎,我開始捉緊時間的尾巴,正視那些被我漠視過的荒廢日子。珍惜時間,我決定提醒自己做好每日的時間表和執行每日清單的項目,否則只會再次重蹈覆轍。
終於那顆種子又重生,成長成更壯大的花兒,而我也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母親,生活的角色悄然改變。在每一個「快點兒」,我體悟到母親對我的關愛,我想地這份無私的愛傳遞給女兒,想讓她在快樂的花田成長,也讓她理解時間的珍貴,直至她不再步入我的後麈。我告訴她快點兒,這只是人生的一小步,未來的路還很長。在這句話中蘊含我對她的期待,仿佛是對已逝去母親的承諾,讓她在天上知道我和她一樣會無條件愛護自己女兒,支持她每一步成長。如此循環往復,母愛在「快點兒」中延續,成為生命中一部分。這句話不僅是催促,而是無數個瞬間的積累,是母愛奉獻精神的體現。
當我看著女兒在陽光下奔跑的身影,心中充滿感激,感謝母親的付出,讓我在這份延續的愛中,學會如何去愛、去關心,並在她成長中播放希望的種子。
「快點兒,快點兒,媽媽等你長大成人,直至你不再需要我。」我看著床上熟睡的女兒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