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環境的改變
- 作者: 鄧展瑜
- 寫作年級: F4
- 寫作日期: 2025-1-22
- 學校: 佛教黃鳳翎中學
常聽人說「環境的轉變是突破現狀的關鍵」,對於這句話我個人是深表同意,人如沒有環境的轉變便會安於現狀,無法做出突破,只能原地慢慢地登上高山,但如人敢於踏出舒適區外,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成長就如同長出了翅膀般能飛過高山,到達雲層之上!
為何人安於現狀就無法快速成長?這是由於人在自己所擅長及熟知的環境時,往往會放鬆壓力,因為即使自己沒有成長也不會有什麼糟糕的後果。但人一旦沒有充足的壓力,便沒法有成長的動力。例如在本地的學生中,因為學習英文這件事對於他們的生活並非是一定需要,所以學習英文的動機便缺少了,但如在國外留學生而言,學習英文是關乎自己生活的重要事項,與沒有了英文自己在生活會處處不便。因此,留學生學習英文的速度往往突飛猛進,就是因為他相比起本地的學生多了壓力及動機,所以在陌生的環境中人會必須去學習更多的技能,以免對陌生的環境中自己能夠生存,就如同動物在面對不同環境,會做出進化而且適應新環境,人也相同。
同時,人的本性就是在面前困難及挑戰時,往往會湧入更多的動力去誘過,但相反人如一直一路暢通,便沒有辦法破自己的現狀。就拿國內的籃球員為例,姚明在國內時是第一球員,但在面對外國球員往往表現不佳,但在他出到美國後,面對各種實力勝於自己的球員,他盡快成長以對抗他們,因此實力大升,更帶領中國隊在奧運會拿到歷史上最好的成績。以同樣在國內的第一球員,黃任受到國外籃球聯會的邀請時卻留在國內,繼續在自己所熟知的環境中,結果在籃球世界杯中,面對自己未曾面對的球員時,表現相當糟糕,也使中國隊在小組賽時便遭到失敗。有兩者的對比中,不難看出人在面對新的環境時能有更快的成長。
最後,如人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便無法看到廣闊的世界,就如井中之蛙一樣,誤以為井中天便是整個世界,而沒有廣闊的視角又怎會有新的突破。就如佛陀是在離開了自己的王國後,才能夠接觸到外面的世界。看到自己所不知悉的世界後,佛陀才能在菩提樹下覺醒,明白了世界的真實面貌及正確的道理。可以說正是佛陀下定決心離開才能成為覺者。
以上的種種例子都表明了人在面對環境轉變時,便能夠突破現狀。但依然很多人在面對環境轉變時卻選擇了逃避,便怪罪在轉變上。但其實如你自己沒有向上的心,無論在何地上都無法獲得成長,即使你在環境中發生了轉變,但你的心卻依然留在原地,其實你不過是自欺欺人,當然不可能有任何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