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憤怒(師長)
- 作者: 吳楚心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8-5
- 學校: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人總會有時快樂、有時失望、有時憤怒,而一切也是自然的反應。當人們對一些事是不滿或不合乎意願之時,憤怒感隨之地會產生。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對師長的不滿更是頻頻衍生,而身為學生、後輩的我們應如何去正確地面對憤怒,而當憤怒不慎爆發後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憤怒往往能令人更加了解別人的想法。當人們怒髮衝冠之時,往往會把心中的話一字不漏地說出來,但這真的好嗎?例如當你面對著老師正向你無理取鬧之時,你是否也會憤怒而向老師一字不漏地說出一切的意見。這行為的確能帶來的是老師為自己行為的反思和了解,但同時何嘗不是為老師「火上加油」呢?面對這情境,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謙卑的向老師承認錯誤,好讓老師好過,以及能為老師留下一點的面子。因老師正處於一個有其他學生在場的處境下,當我們依舊堅持自己立場向他表明一切,而此會為他帶來不被尊重的感覺,面子同時也會被丟去,這不正是「火上加油」的原因嗎?當事後才向老師解釋,不是能達到意見能被明白,老師更不會因自己的錯誤表達方式而「火上加油」。
其次,作為後輩、學生的我們,在憤怒時能被了解的確是件好事,但為何我們不去嘗試了解師長的看法或他們的理解呢?我們往往都會對老師不滿或老師做事不合乎自己意願,就會感到憤怒,而最後以憤怒的方式去告知老師我們的意見,而非去嘗試了解老師自身的意願。而我朋友正是一個好例子,他總是對每件事有很多意見和不滿,而他把老師給的功課胡亂做,為了讓老師知道他的不情願。他只是一面倒的告訴老師自己的意見,可能是太多、太困難等的問題。但他從不自己去了解老師們的用意視為我們好。當我們可以逆地而處,站在別人的觀點之上,重新斟酌事情其實憤怒感會大然減少。是因我們會發現師長其實已把我們各人的能力去衡量過後,才給我們一些「訓練」,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應只顧給自己的感受,相反應從不同人的方向顧及,而再三思考應否發怒。
的確,憤怒時不應該啞忍,應該適合的處境下爆發才能避免會引伸出負面影響。對事情不滿時會變得衝動,萬事以自身利益為首正是現時年輕一輩常出現的做法。當別人憤怒時,把自己意見立馬提出,對於「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人人都知其意思,如我們立馬提出自己立場和意見,別人對自己的憤怒只會有增無減,更加把事情惡化,別人更無法輕易去原諒自己。啞忍,對於正憤怒的師長的確有點難為,以我們身為學生、後輩應該是負起「忍」這責任,再事後解釋,不但能避免事情惡化同時能為憤怒者帶來「面子」,亦能避免自己遷怒於他們身上,「考慮」也是重要的一環。在遷怒別人先能多方面地思考一下其帶來的影響,能去了解別人的想法,還能表現出對師長的尊重,固然他們的意見我們需要去尊重,故此並非只停留於我們自己的想法之中。
正如人們有時會眼有淚光、有時會臉帶笑容、有時會氣得滿臉通紅,此一切都乃是人之常情。但還是只要能考慮多一步,就能改寫出驟然不同的結局和後果,不論是自身憤怒還是別人憤怒,最後如還依舊一切立馬提出,只會令局面變得無可挽回。相反能去控制自己是對自身和別人也有好處。
林翼勳博士評語
條分縷析,以揭出憤怒之種種面相,指出乃人之常情,宜加控制。可謂有一己之領受,非捨牙慧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