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遊大埔碗窰

十月十二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十分難忘,因為我可以隨著「書香圍城」這個活動寺參觀位於大埔的碗窰村。

我們先上一個小平台,在高處眺望,到處山明水秀,對面的荔枝山一片翠綠,導賞員說:「這座荔枝山蘊藏豐富的優質瓷土,而且樹木茂盛,水源豐富,所以明代開始,已有文、謝二姓族人經營窰場,生產青花瓷器。」接著,我們去了「碗窰展覽」,這裏不但布一塊塊圖文並茂的展板,還有一些古代的碗、杯和碟,邊有一些製造瓷器的工具,甚至看到一個巨大的碗窰村模型,包括全個碗窰村全景,實在令我目瞪口呆,嘆為觀止!

導賞員說:「這些礦洞是昔日陶工開採瓷器原料,即高嶺土和占嶺岩的地方,而這些小屋和水車是水碓作坊,內有多組,碓臼及碓嘴,以水力來推動,用來舂碎瓷石。這幅相片展示的是「牛石展」,這工具利用畜力來拉動,把瓷可輾成粉末。而陶工會把瓷土製作瓷坏,這些大大小小的池叫「淘洗池」。最後,陶工便會把它們放在龍窰燒製,成為瓷器。導賞員耐心而詳細地敘述了瓷器的製作過程後,便帶領我們去另一個景點──樊仙宮。

我全神貫注地看著樊仙宮裏的展板,原來這裏是香港境內唯一供奉樊大仙師的廟宇。相傳樊仙原為兄弟三人,是發明陶瓷的祖師。我再看看復修前和復修後的照片,嘩!分別太大了!原來黑糊糊的牆壁,現在變得雪白亮麗,由黯然失色的「廢虛」變身成輝煌絕代的「宮殿」,真是脫胎換骨!

今天的旅程不但令我大開眼界,還令我對古代瓷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令我的小宇宙變得更多姿多采!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5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