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不達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在一天裏,你聽到或說了多少個「快」字?「快快快,要遲到了!」「快點走,巴士要到了!」「可不可以快點上菜,我趕時間!」「功課要截止了,快交上去!」「快點走,銀行要關門了!」我相信現在學生的生活,每天都在「趕」,趕巴士,趕功課,趕上學,趕回家……現代都市生活節奏急速,每天就像在和時間賽跑,一切都追求速度效率,恨不得每天能有二十五個小時。「趕」,仿佛變成了生活的宗旨一般,一切都要趕。速度,亦已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之一。

但是快一定就是好嗎?以前武俠小說裏總有一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連現在也常說「贏在起跑線」、「快的永遠能打敗慢的」,可事實上,「快」真的是百利無一害嗎?

調查發現,近百分之九十的交通意外都是因為「快」而引發。在香港,超速是引致車禍的主要原因。在過去數年,警務處平均每年發出十八萬五千張有關超速駕駛的定額罰款告票。超速的原因五花八門,但大多都離不開一點:趕時間。很多人為了趕路,高速行駛,因貪「快」而釀成大禍,結果不但沒有快,相反還慢了,被開了罰單,更甚者,車毀人亡,實在得不償失。

清朝的戊戌變法,也稱為百日維新,是大清光緒二十四年間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深入經濟、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想法和措施都相當新穎。可此次變法只維持了短短一百天,為何?除去變法嚴重損害了權貴的利益,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操之過急。一百多項的新法在短短三個月內全部執行,若你是當時的市民,你吃得消嗎?當時康有為等人認為清朝需要急速的改革,卻從未考慮過市民適應也需要時間,亦因此招致失敗。所以,快,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

有時候,你越想快,事情的進展就越慢,學習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知識學問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講求日積月累、循序漸進。若只求速度,囫圇吞棗,一步登天,那便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和趣味。試想一下,你才剛剛學會了物理的基本概論,就要你去解開黑洞資訊悖論,這合乎現實嗎?當然天才另當別論。學習講的是態度,不急不躁,不驕不縱,由淺入深,若只求快,到頭來甚麼都學不成,功夫倒白費了不少。

其實不止學習是「越慢就越快」,生活、人生也是如此,慢慢地走,才會發現新的、被忽略的風景;有了新的風景,就有了慢的積累;有了慢的積累,就會有慢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在你不知不覺中,你便到達你的目的地。做事有做事的規律,辦事都有辦事的原則,一切都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但事物往往都有相反性和逆性反叛,如果只求速度,就慢了。有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慢,從來不是貶義詞,它可以是一種人生態度。慢生活發起人卡爾.霍諾曾說過:「慢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速度的指標撤退,讓生活變成更細緻。」適時地讓自己慢下來,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思考的時間,享受生活的樂趣,而並不是每天都在盲目追求速度。畢竟人的一生是一趟單程旅行,為何不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