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巿場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天還未亮,霧色濛濛,我家樓下的菜市場 就已經燈火通明,開始運作了。大人們總說菜市場不過是大家各取所需,交易完便離開的地方、有甚麼值得懷念?

小時候,我的父親在菜市場經過一間報紙小攤,所以我從小便跟着父親在菜市場裏「打拼」。旁邊攤位的店主都是看着我長大的叔叔嬸嬸。我記憶裏的報紙攤是溫暖的,雖然牆壁已經發霉,支撐着大門的木門也搖搖晃晃,每推一次門便會發出「吱吱」的聲音。殘舊的設施,卻總會有一個明黃色的吊燈為我亮着,等着我回家。可惜後來報紙行業畢不景氣,父親的小攤也不再開門。 我換好衣服,就想趁着放假的機會來到菜市場逛逛,回憶童年。

剛踏入菜市場的大門,便有一股來自大海的味道,一股腥味撲鼻而來,總是從小在這裏長大,依然難以習慣啊。映入眼簾的便是「陳記魚檔」,陳叔便是魚檔的老闆,他穿着墨綠色的防水圍裙,左手拿着菜刀,右手扶着魚背,手起刀落,口中還在叫着今天的新鮮,就這樣成了一單又一單的生意。我試探地走近魚檔,陳叔一眼便認出了我,寒暄幾句便推銷他今天的鮮魚,石斑魚。這可不便宜,但我還是擺在他強大的推銷技巧下,咬着牙買下來回家給最愛吃魚的媽媽。周圍的街坊看到這一幕也不禁誇說我是孝順的孩子。

在一片吵雜的街坊阿姨人群中逃跑出來,穿過幾攤菜檔,我看見一個熟人,是父親的鄰檔的店主黃姐。我快步過去和她打招呼,她卻沒認出我,於是我便從黃姐的攤位買了些新鮮的蔬菜。白色的燈照着被捆成一捆的蔬菜,旁邊最大的招牌白底紅字標示着價錢,還是熟悉的感覺,但黃姐已經不記得我了,結帳時黃姐的女兒告訴我黃姐去年生了一場病,便把大部份人和事都忘了,我聽到後不禁感嘆時代變遷,如今的童年記憶也消失了部份,但菜市場的人情味仍在。我和妻兒談了一會小時候的事,我會結帳去下一個攤位了。臨走時,她還送了我幾個蕃茄說是想起了小時候黃姐的招牌菜「蕃茄炒蛋」。

穿過幾間店舖,我走進小巷裏找到一間雜貨鋪。推開門走進去,琳琅滿目的貨品被整齊地排列在牆上的貨架上,玻璃盒裏的軟糖也分類放在桌上,旁邊還有鐵製的夾子和塑料膠袋,電視機小屏幕在播放動畫片,被高高地起在牆角。電視機下坐着幾個小孩,沒有到中午便來店裏看電視。暖黃色的燈光,糖果的香氣,動畫片的聲音,孩童的身影,和我腦海中那個熟悉的小店一模一樣。看見老闆的身形比記憶裡挺直的腰背彎上了幾度,才終於有了時間流逝的實感。老闆臉上的皺紋也是他這幾十年來自力更生的證據,老闆的妻子去世後便沒再娶,他與妻子的夢想便是開一間雜貨鋪。如今老闆也是帶着妻子的夢想在這一直努力下去。重逢的我倆並沒有說太多話,只是離開的時候老闆遞給我了一瓶汽水。我手中拿着老闆送的汽水,內心卻是五味雜陳,結束了一天的童年之旅。

菜市場不僅僅是市民百姓買菜的地方,更是盛載着無數人情故事的容器。在這裏生活的每個小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一處回憶,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有屬於大家的感情。就是這樣的一小小地方,盛載住一個地方的歷史、人民和精神,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希望這種情懷不會隨着未來菜市場的消失而消散,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好好傳承下來。在市場只是把我們聚在一起的方式,真正產生的感情則是由每個真誠熱情的人心靈互相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