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源於不自知
- 作者: 施昊均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9-10
- 學校: 青年會書院
白居易《對酒》中有云:「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詩人感歎世間的名利與紛爭在時間的洪流中僅為滄海一粟,表達不為紛爭而庸人自擾的道理。但我們亦非聖人,往往無意之間捲入紛爭的旋渦。我們僅憑一知半解,卻要與人一爭個高下。明明身於局外,卻以主觀意識批判他人的行為。而種種不自知的行為都帶來了大大小小的紛爭,引起矛盾與衝突,實屬不智。
家境富足,卻不自知,往往徒增與他人的隔閡。正如康熙年間,張和吳家的土地之爭。兩家同為名門望族,卻氣量狹小,為小小三尺土地鬧得不可開交。在利益衝突中,兩家因蠅頭小利而爭得頭破血流,實為兩家各不自知。人們往往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拋棄身後重要之物,兩家多年的聯繫因此斷絕。但張英作為張家族人,何不為自家的利益著想?「一紙信來只為墻,各讓三尺又何妨?」張英在家書中一句小詩,卻表現出張英自知不為小利而傷了兩家和氣,只有「各讓一步」的大智才可避免紛爭。而後,兩家各讓三尺,矛盾得以化解,「六尺巷」也成為坊間佳話。正如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與其在紛爭中爭出個結果,不如退一步共同商量最佳出路。
國家富強,卻不自知,往往破壞社會和諧,最後自取滅亡。明末,滿人南下攻打明朝,沿途屠殺漢人,血腥建權。即使清初時期國家富強,滿人仍不重視漢人地位,不斷對漢人進行壓迫與奴役。國家越是富強,民族分歧越是強烈,滿人不自知,自視高人一等,導致漢人積怨。當清朝只剩一具空殼,漢人一舉拿下政權。數百年的積怨導致漢人對滿人滿腔怒火,通過屠殺滿人洩憤,滿人紛紛逃亡,一度在中原大地消失。滿人對自身地位的錯誤認知加劇了社會的撕裂和民族的隔閡,最終引火上身,自身難保。而新中國吸取歷史經驗,自知國內漢族為多,但不能以漢族為大。尊重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建立自治區,同時加強溝通教育,消除民族間的隔閡,達成「五十六個民族共榮。」可見,不自知是社會分裂的源頭,求同存異往往是解決紛爭的救命稻草。
一方獨大,卻不自知,往往勾起國家間的仇恨,最後玉石俱焚。二十世紀初,英法俄三國組成同盟,以強大的力量干預其他歐洲國家政治,經濟進程,引起其他國家不滿,歐洲暗流湧動。不久,一戰必然爆發,歐洲掀起腥風血雨。自恃本國強大而意圖干涉他國發展的不自知意識,將整個歐洲拉入地獄。戰後,戰勝國仍不自知,以高傲的姿態對待戰敗國,不斷壓榨戰敗國經濟,將戰敗國推向亡國深淵。最終,也為法西斯在歐洲的崛起提供了機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法西斯發起的二戰將戰火燒遍全世界,令各國陷入苦難之中。可見一方獨大,權力的不平衡引起了國家之間的紛爭。在痛定思痛後,歐洲各國願意放下成見,共同努力恢復經濟。進而,歐盟成立並不斷壯大,歐洲各國聯合,在二十世紀末走到世界前端,與美國相媲美。可見紛爭並不能帶來發展,只有和平才能進步。
有人說,有紛爭才有競爭,有競爭才會進步。事實上,歷史上也有通過紛爭來解決問題,推動歷史車輪的前進。但紛爭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自知之人往往能夠避免紛爭,找到出路。藺相如和廉頗同為趙國重臣,藺相如面對廉頗的挑釁,沒有當面對峙。因他自知面對敵國的強壓,不能與廉頗交惡,而處處謙讓廉頗。藺相如不因小家成見而誤了大局,最終廉頗自知氣量狹小,負荊請罪。兩人矛盾得以化解。可見自知之人能夠規避紛爭,尋求出路。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看透人生起落,自知不必為世事紛爭而憂慮,從而豁然開朗,與月交杯。於此,我們也不必拘泥於世事紛爭,不為紛爭而愁眉苦臉。有自知之明,淡然處世,寬以待人,方為大智。
林翼勳博士評語
有一己之體會,有歷史之鑑戒,總以自知為關鍵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