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學理
- 作者: 劉炳豪
- 寫作年級: F6
- 寫作日期: 2019
- 學校: 佛教黃鳳翎中學
聲音,如此的讓人熟悉,無論從口語交流、收音機、電視、動物等,我們總是能感受聲音的存在。但是,聲音卻令人陌生。科學家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聲音」是什麼,從而發明了不少造福人類的新技術,也開拓了大眾的思維。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聲音,是一種屬於能被人類聽覺系統所接受的聲波。也就是說,日常的聲音是聲波的一種,聲波還包括人類無法用肉耳聽見的聲音頻率。
為什麼聲音能被人聽到?因為物體產生震動生成的能量以聲波的形式,透過特定的頻率傳送到人類的耳朵,經過震動轉化為神經脈衝,到大腦回饋感知接受的資訊,加以處理就被人「聽」到了聲音。大概沒有人會這樣解釋,很多人聽完後也會一臉茫然。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解釋道:「因為人有耳朵啊!」也確實沒錯,但在哲學中引起了爭議。
到底是聲音被人聽到了呢?還是人聽到了聲音呢?看似荒誕、無關痛癢的話題,讓科學家和哲學家沉浸於此。佛家有言:「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心在動。」在這就有了唯心主義的味道,以人為中心和前提,強調主觀感受來自於人的感知,與客觀存在的事物關係較小。而翻看教科書,解釋的首句是「物體產生了震動」,是以客觀事物角度出發,看似「科學」的理論不免包含了唯物主義,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前提。
怪不得人們總是說科學與哲學是兩兄弟,一齊並進發展,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那麼是「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為聲」還是「物體的震動」,就要見仁見智了。
我曾以為,科學是絕對客觀存在的,容不下其他的偏差來討論。回到「為什麼被人聽到」的問題,人們普遍的答案反映了人多數是感性多於理性的。不少的科學家,也是哲學家。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科學家是理性的,因為他們掌握大量的客觀規律和豐淵的知識。然而,對於哲學的討論,似乎無窮無盡,難以蓋棺定板。難道,客觀的科學不復存在嗎?
答案是否定的。正是一代代人的好奇,驅使著那麼多人探究「什麼是聲音」這一簡單的問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增加了對世界的了解。若不研究聲音,科學家不會知道人類無法聽到的聲波頻率,無法進一步了解海豚、蝙蝠是如何傳遞信息的。我們也不會用到超聲波清洗裝置,醫療水準不會如此先進。不知道聲音的傳播條件,科學家們怎麼知道真空不可以傳遞聲音,讓科學家們知道能量不僅可以以粒子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波的形式存在……
返璞歸真,大智若愚。簡單的問題,不簡單的思考。見微顯著的艱辛,靠著人類不斷的研究推動社會各行業的發展。回到最初的問題,聲音,究竟是什麼?
「科學」的層面前文已簡略解釋了。在哲學層面,「聲音」是人感官的組成部分;在幼稚孩童來看,「聲音」看不見,摸不著,能被感知到的「神秘力量」,像風一樣。如果你問我,我會回答:聲音是科學家、哲學家們討論的信息載體,是人們好奇心的來源,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能源,是人類探討未知的一個模型。
「聲音」是科學的一個範疇?是哲學的一場爭辯?希望每個人能找到屬於「聲音」的定義,並不斷地用「聲音」表達自己的觀點,告訴別人你的「聲音」是什麼。
林翼勳博士評語
以平近淺易之語,以闡釋聲音之理,既是哲學之思維,亦拜學之研討,總能引起人入門之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