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的利與弊
- 作者: 黃姵甄
- 寫作年級: F4
- 寫作日期: 2022-3-1
- 學校: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孩子的性格取決於家庭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每個家庭都各有不同的教育觀。父母在育兒路上都一定聽過「窮養」和「富養」,自古流傳著男孩要窮養,而女孩就必須富養。但直至現今仍沒有一個專家為此定下一個明確界限。很多人採用「窮養」的方式養育孩子的初心,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人,一味只看見好處,卻忽略了它帶來的壞處,如果一不小心在某一方過度灌輸概念,便會使孩子適得其反。所以在養育孩子方面,並沒有哪一方是較好的,都各自有利弊。
所謂「窮養」,不是刻意追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不是將他生活中所需的都給予最差,而是物質上對孩子有所限制,讓孩子從小懂得珍惜,明白世間所有東西都得來不易。通過對「窮困」和「艱苦」的切身感受,對孩子意志、性格、品質和心態作出磨練、鍛煉和培養,要從小培養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讓他懂得任何東西都要付出相對的代價才能得到,不會突如其來。
首先,窮養可以令孩子學會獨立,體驗失敗和挫折。在當代的環境中,很多父母經常擔心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把孩子當作嬰兒一樣呵護,捧在手心怕弄傷,含在嘴裏怕溶化,因此從小便幫他們解決任何生活上的問題和事情,讓他們一直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猶如溫室中的花朵,有朝一日可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以致他們長大後依然無法自立,促使孩子意志不堅強。例如現今很多大學生依然不會洗衣、不會做飯、不會整理自己的東西,甚至有些人畢業後仍然每天留在家中,不願意尋找工作,只會依靠父母養活,而且一旦他們稍微遇到失敗或挫折便會走向極端。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獨立在這個社會生存嗎?能接受社會的各種挑戰嗎?能適應來自社會的各種壓力嗎?都不可能。所以父母要運用窮養,從孩子小時候便教育他們,不要每樣事情都替他們做,限制資源,要給他們獨自嘗試的空間,用艱苦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應該要適當讓孩子嘗試失敗、歷經挫折,才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讓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勇敢。但同時也不可以經常要孩子獨自一人面對問題,要陪伴在他身邊鼓勵他。否則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沒有家人關心,影響家人之間的溝通和關係。
其次,窮養孩子能夠讓孩子具有愛心和責任感。大多富養的孩子自小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因此他們不用擔心自己會沒有某一樣東西,認為自己並不需要為家庭、社會作出任何貢獻,更不會體會到別人的艱苦。相反,在艱苦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比在富裕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能體會人間疾苦,更加具有愛心和同情心,更容易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他們自小擁有的物質財富並不多,從小便被教育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想要的東西。比如當他們想要一架玩具飛機,就必須達到父母設下的目標才能獲得,而他們在追逐東西的過程中,只會一心向著目標而前進,並不會半途而廢,加上當他們得到那樣東西時也不會輕易拋棄,因為那樣東西是他們曾經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獲得的。
然而,在這些美好的背後,都存在弊端。
其一,窮養很容易讓孩子失去了信心和氣質。很多家長在孩子年幼時就灌輸這樣的信息,「貴的東西不能要求,不論便宜與否,只要能用就行」、「你和別人不同,別奢求太多」、「要是不好好學習長大後便會受窮」等說話。這樣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失自信,因為同齡孩子得到的東西,他並沒有,會促使他心裏產生自卑,甚至低人一等的想法,導致孩子無論做甚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總認為自己不及別人。此外,良好的氣質首先要有足夠的自信和自尊,有氣質的孩子一般在物質上得到了一定的滿足感,他們從而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反之窮養的孩子會因為自小物質的缺乏,而一味追求物質,對此感到執著,不會把更多精力放在更長遠的道路上。
其二,窮養不但讓孩子不夠大方得體,還讓孩子喪失掉應有的童年。窮養的孩子由於自小便不能得到物質的滿足,一直生活在狹小的空間,使得孩子從來不能夠表現自己,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得體,做事畏首畏尾。他們還經常會因為長時間得不到物質的需求而很看重金錢,相對於一般孩子來說,更偏向於賺取金錢和省錢,一般孩子在童年時大多願意用時間去見識更多事物和玩耍,而他們卻對金錢方面很執著,缺乏探索新事物的思維,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總括而言,不論哪一種的教育方式,都會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每一樣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正如人一樣,沒有完美的,但我相信只要按孩子的特性適合地採用,加上父母的陪伴關顧,那麼缺點也會成為它的優點。
林翼勳博士評語
述「窮養」之方式利弊甚詳細,若加入其他教育因素之討論,或有不同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