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於古人的智慧和探索,創造了多彩多樣的物種,如武術、中藥理論等,「條條大路通羅馬」萬物不離其中,都是源於中國文化的樸素、傳統的哲學理論而來的。

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萬物」。與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截然相反,西方崇尚科學,故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是以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為由去探索世界萬物的本源,從任何一個物件到物件的分子、原子以至夸克,但目前依舊沒有發現世界的本源,其道路看不到盡頭。區別於中國文化,古人擅長思考,絕大多數行動都是依據哲學理論為基礎,其最為代表的哲學理論為「氣論」、「陰陽學」、「五行論」,由本源探索物。

從武術談起,我們最常見到中國武術無疑是太極、詠春等,最有趣的是它們的理論依據離不開我們中國樸素傳統的哲學觀,就太極來說,由「以慢制快」的搏擊技術,猶如「陰陽學說」的陰陽轉換和相互制約,更有「物極必反」去加以支持,快與慢猶如陽與陰,但快達到極致時,則會表現出慢的形式,故「以慢制快」實則是「以快制快」,是陰陽學說的理論之一。

說到詠春,我們便想起一部火爆的電影「葉問」,作為香港本土電影,我們對這部電影的了解甚深,裡面葉問和別人對打時,開頭的姿勢以右手為前以示攻,左手為後以為守,攻與守也如陽與陰,在進攻的同時也在防守,我們仔細一看,他每次出拳,另一隻手則會下意識收回來,很少看到他兩隻手同時進攻,則體現了陰陽學說中的陰陽互根,相互依賴,更有相互轉換。

除了武術以外,我個人最常接觸的便是中藥了,到了某一個時期,我奶奶便熬一些含中藥的雞湯,入口雖不像外面快餐店的飲料好喝,但喝完之後,感覺到一陣陣舒適的感覺。中藥的理論跟我們中國文化的哲學理論最為接近,其一是中醫中藥的歷史源於流長,相傳在夏朝以前,由於當時人們被疾病所困,鼠疫的傳播使人心惶惶,就在這時有一人為尋求治療該病的方法嘗遍大多數的草藥,更依據鼠疫的症狀的特徵和病因,以中草藥加以醫治,更有「神農本草經」傳到至今,並以神農氏為療藥的發明者。

中醫基礎理論的「氣元論」說明,氣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質和功能的統一。藥它即是物質更有功能,故也符合理論依據。但是中國文化的邏輯是以本源探究事物並加以分類,故以氣為本源推出中藥的四性五味,四性以熱溫涼寒,與「陰陽學說」相關,熱溫對應陽,寒涼對應陰,如熱藥有附子,寒藥有苦參。五味為酸苦甘辛鹹,與「五行說」有關,酸對應木,苦對應火,甘對應土,辛對應金,鹹對應水,故延伸出許許多多的中藥,當我們觀察一種中藥時,通過外觀的形狀或品嚐它的味道來分辨他的屬性。

不僅僅是武術和中醫,我們生活常常看到一些傳統東西是中國哲學理論所延續的東西,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中醫文獻裡有一句話「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隱喻著萬物不離其中,一切事物倒是由本源所演變的。


林翼勳博士評語

言武術而及於中藥,未免有離題之嫌,卻置於哲學而並言,亦無不可。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0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