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

  • 作者: 潘浩榮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5
  • 學校: 匯知中學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回想小時候每年在清明時節也要回開平鄉下祭祖。

至今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場景:村民都是自家準備食材,待煮熟了後,用一個個玻璃瓦盤子裝著。之後用條條粗扁的竹子編織成竹籃裝滿所需的東西,再用一條一米多長的杆子擔著兩個籃子上山祭祖。每到清明節時,那場景的熱鬧,似人潮浪湧一般,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我們三五成群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沿途有說有笑,雖路途遙遠辛苦,但大家沒有半句怨言。

而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內地的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每年清明所準備的食材都不再像以往那樣手工製作了,而是在外面專門訂制。而且,食材的包裝講究精美,在兼顧衛生和安全的同時也很注重兆頭。在預定時間之內,還有專人送到指定地方給我們。透過一個節日中細節的轉變,也能深深感受到經濟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隨著生活在各方面的改善和進步,家鄉民眾們幾乎都擁有了一輛屬於自家的摩托車或小汽車,去哪都變得更加便捷了。就連農民日常的耕種勞動,也已實行了工序機器自動生產化了,告別了以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煎熬日子。同時間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為人民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大部分年青一代都遷往城市發展,但鄉村留下更多的是老人與小孩,與往年每逢清明節回鄉的熱鬧情景相比,也徒添了幾分冷清。

韶華荏苒,近年來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後,不只是國家的經濟水平,經濟地位和國民生活素質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改革可以讓所有兒童享受九年免費教育的政策,不再受到「制度封建」,而且農村人與城市人之間的界別,跨代貧窮的問題得到了改善。

在近代各方面的發展歷程中,都促使人領悟到要不斷地追求創新,才能稱得上跟上時代步伐。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也必須要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每天只有寶貴的二十四小時,凡事只有盡力所能,哪怕最終一無所穫,最起碼也問心無愧!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過,至少也擁有一半的機會機率,我們不能荒廢光陰。要藉著現時大好的年華,好好地把握當下,不讓他日對現時的所作所為有所後悔。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7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