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小品──粥

在寒風凜冽的晚上,來到久違了的粥店吃粥底火鍋最適合不過。甫坐下,那熟悉的面孔──粥店的老闆娘便立刻捧上一鍋粥底,放在煤氣爐上滾著滾著,整個店內都瀰漫了粥內果皮所發出的芳郁香氣,引得旁邊的客人垂涎三尺。

粥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商代遺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記載了禾、麥、黍、稻等農作物。這些皆是我國勞動人民煮粥的重要穀物。到了周代,我國的醫療飲食也隨之改變,此時有了煮粥的方法。《周書》中就有「皇帝始烹穀物為粥」的文字記載。

火鍋用的粥底跟生滾粥的一樣,熬了三個小時,粥不但入口綿滑,更帶著淡淡的米香。火鍋配料方面,也是一般的豬紅、鯪魚肉等,但送上時卻排得特別整齊、有光澤。雖配料款式普通,但水準卻比不少粥店高,工夫亦比平時做得多。像豬肉丸,是以蝦子,半肥瘦豬肉打製。鯪魚肉則每日以即劏鯪魚人手攪製等。

也許這店子只有幾枱客人,但夥計們每次都服務周到。不但向客人們寒喧問暖,又不時有「溫馨提示」:有的幫助客人攪拌粥底以免「黐底」,有的見粥快要沒有了,趕緊主動加粥;有的見到客人坐的椅子不穩,趕快地換個別張……

來多了,自然發覺這店不但粥暖,其實人心更暖。這裏有人情味的店鋪,還可到哪裡尋覓呢?


林翼勳博士評語

一粥之微,寫來卻富於情味。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