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困難,有人認為要迎難而上,毫不畏懼;有人認為應善於思考,知難而退。上述兩種態度,哪一種較為理想?試談談你的看法。
- 作者: 陳麗姘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12-3
- 學校: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面對困難,有人認為要迎難而上,毫不畏懼;有人認為應善於思考,知難而退。那什麼是困難呢?困難就是一種我們遇到而又不懂得怎樣解決的情況,亦是一種挑戰。因此,我認為遇到一些不懂得怎樣解決的情況,選擇知難而退才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首先,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選擇迎難而上,不考慮後果,結果最後只會不堪設想。試想想,如果我們做事不先了解自己的實力,又不考慮事情的後果,只顧橫衝直撞,最終就會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例如面對一場洪水突襲的情境,遠處已經看到洪水的威力可以蓋過整個人。但你卻不選擇立刻逃走,去找一些安全的地方躲避,反而去打算上前與洪水硬拚一場,最終後果就是會被洪水淹死。在這些情況下,懂得善於思考,適當地退下來才是一種明智的方法。
此外,倘若懂得於適當的時候知難而退,卻會是一種大丈夫的表現。就如二零零八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田徑選手劉翔因為傷患而選擇退出比賽一事。縱使當時選擇退出比賽的劉翔受盡別人的冷眼、嘲諷,甚至被形容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可是假如他不退出比賽,休養好身體然後才復出,反而當年堅持負傷上場,最後只會令舊傷患一再惡化,變相將他的體育生涯白白斷送走。由此可見,劉翔當年忍辱負重地選擇退下來,再透過休養和重新練習,才能夠於二零一零年的上海復出中再奪殊榮,一雪前恥。所以,有時候懂得適當地退下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有人則認為面對困難時不迎難而上,而選擇知難而退的是一種弱者的表現。他們認為強者是毫不畏懼,面對困難時不會猶豫不決,會勇敢地向前衝破障礙,不作任何退縮。但是,這一定是明智的決定嗎?其實不是。試想想古時的荊軻刺秦王一事中,如果荊軻當時被識穿刺殺行動時懂得把刀收起來,不跟秦王硬碰,日後才把握機會進行刺殺,便不用落得被殺的下場。故此,遇到什麼困難都選擇迎難而上的不一定會是強者所為。
以上種種的例子都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選擇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的人不會是明智的。相反,懂得忍辱負重或靜觀其變的人會是最終的強者。同時,面對困難,懂得善於思考,知難而退才是一種較為理性的思考方法。
林翼勳博士評語
應對現實環境原無萬全之策,惟因人因勢而定,此文多方論析舉證,可謂有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