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使人不思進取?
- 作者: 鍾昊慶
- 寫作年級: F6
- 寫作日期: 2021
- 學校: 九龍三育中學
我並不認同「知足使人不思進取」。說到底甚麼是「知足」?「知足」就是不盲目奢求或埋怨自身的不足,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對我而言,「知足」是健康的心理素質,所謂「知足常樂」,「知足」讓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向目標努力,人生才會更充實美好。
首先,「知足」者能杜絕遊思妄想,在生活中找到快樂。在我眼中,「知足」並非針對學業和事業上的滿足而不思進取,而是杜絕無休止的奢望。那些不「知足」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所擁有的,汲汲奢求,求而不得,人怎會快樂?沒有快樂,自然更趨騖於滿足奢望來成就心靈上的快樂,如此迴還往復,最後可能敵不過不良的誘惑和利益而埋沒良知,令人生於奢望中沉淪。例如,社會上不少罪行,都源於貪婪的罪犯不懂得「知足」,他們的意識被慾望矇蔽了心眼,鋌而走險,利用各種不法手段以竊取本不屬於他們的利益,最後難逃法律的制裁。可見不「知足」會令人產生錯誤的生活態度,忽略生活和生命的真諦,不但不思進取,反倒更容易踏上歪路。只有「知足」者能感受到生活中所擁有的美好,從而找到真正的快樂,如家人的關懷,朋友的勉勵,這些心靈上的滋潤都有助人杜絕不切實際的奢望妄想,避免迷失心智。
其次,「知足」是正確的生活態度,讓人生進退有據。老子說過:「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如上所述,只有知足者才可以看淡名利物慾,才能領悟生活中的快樂,得到心靈上的富足,但這並不等如不思進取的。以諸葛亮為例,他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及軍事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地。儘管他在軍政上具天賦才能,見識淵博,但仍只求於亂世中保全性命,享受隱居耕作之樂,並不奢求在諸侯中做官揚名。可能有人認為諸葛亮此舉是浪費才華,但如果他選擇在亂世中高調行事,可能早已死於亂世的計謀戕害中,如《逍遙遊》裏的狸狌般。可見對諸葛亮而言,「知足」讓他樂於退隱,享受草廬躹耕帶來的快樂;看淡名利地位,使他得以保存性命,才有後來為蜀國籌謀策劃的機會,闖出人生偉大事業,可見「知足」反是令人更得心進取的。
再者,「知足」的生活態度有助我們完成遠大目標,享有充實的人生。人們不免會為自己訂下不同的目標,達成目標,便意味著我們正在漫長的人生中一步步成長。「神奇小子」蘇樺偉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天生痙攣,卻因「興趣」而愛上了跑步,一九九六年正式加入港隊接受訓練。天生缺陷的他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難關當然比正常人多,但蘇樺偉不曾放棄,最後憑著努力,於一九九八年的英國傷殘人士世界田徑錦標賽中獲得三面金牌。他獲獎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不但沒有窒礙他的進步,反而成為他邁向更遠大目標——殘奧會金牌的動力。可見「知足」的人較容易在生活上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這就是「知足常樂」的道理。「樂」過後會令人更有動力向著新目標或更大的目標進發,可見「知足」者也可以「知其不足」,從而追求進步,一步一步地成長,這不就是人生的意義嗎?「知足」是愉快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常樂」才能令人愉快地走向目標,人生才會更充實。再者,具正確價值觀的人才會為人類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就如德蘭修女,為印度垂死的貧民獻上關愛,讓他們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所謂「助人為樂」,正是助人後的滿足感而產生的「樂」,促使德蘭修女為世人謀福,自己的人生亦因此而更有意義。
「知足」還是「不知足」,往往與人的生活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知足」者能有良好的價值觀,有健康的心態走向目標,逐步成長,人生才能更充實美好,因此,「知足」並不會使人「不思進取」的。
老師評語
立意佳,帶出正確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