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之聲
- 作者: 陳穎珊
- 寫作年級: F3
- 寫作日期: 2023-2
- 學校: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音樂廳中震撼而莊重的交響樂,舞台上嘹亮而渾厚的合唱團……我在人群之中端坐,閉眼聆聽著這些彷彿斧鑿般的天籟,靈魂好像被醴泉盥洗,登上了巴別塔的通天之梯。
我喜愛且近乎狂熱的追求著這些美妙的音符,想要無時無刻與他們共舞。我將這樣的想法告訴了朋友,希望素來聰穎的朋友能明白我。可他聽後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隨即指了指窗外的樹影婆娑。「你說你愛音樂。那為什麼只能看見五線譜上跳動的小蝌蚪,而對自然的恩賜視而不見?那些天然的聲音,才是這天地間最完美的樂章。」杜甫曾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自古以來便是文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從他們的筆下,我們可以盡情穿越時空,窺見千年前古城前的一場場雨。
「可是,我們又何曾真的切身感受過春雨呢?」我問道。
「春雨總是溫柔而繾綣的。雨勢向來不大,濛濛地灑在地上,生怕吵醒了夜裡還在熟睡的野草與花。可它卻又是天生的演奏家,讓萬事萬物在夢中也能隨著節拍一同奏樂:柏油路上的玉珠滾落主玉盤,嘈嘈切切,流水淙淙;時而碰到了葉,便發出少女呢喃般的沙沙聲;時而投入河流之中,就只餘低沉的咚咚作響。」
「春雨的聲音,向來不會單調匱乏的。它更像一首瑰麗的詩,更像一個奇幻的夢。如果你空閒,不妨試試靜坐簷下煮酒聽雨,在如絲如線的幕簾中,試著感受陸放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悠然之境。」
「你又看看籠中的鳥,它們被人所豢養,有的在出生之時便呆在籠中,如何能啼叫出最美的鳥聲?俗語有言『空山鳥語』,構成絕響的啼鳴,必定是山林間自由的回音。聽山鳥的歌聲最好在人們酣睡的清晨。霞光熹微,天空的灰暗中已能看見一絲破曉的光,白中泛金,潑灑在鬱鬱蔥蔥的湖光山色中,平添一份神聖。這時你無需多做什麼,只要安靜站在曠野,便能聽見千萬隻鳥兒驚豔的嗓子。」
「那些嘰嘰喳喳的吵嚷,大概是畫眉在樹叢間快樂的跳躍嬉戲;圓潤婉轉的歌聲在頭頂縈繞,那是黃鸝的特色唱腔;瞧那氣震山河的大嗓門,是喜鵲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風塵之人;杜鵑的性子似乎非常內斂害羞,它輕聲細語,卻讓人『如聽仙樂耳暫明』,別有一番風味……這些鳥兒的嗓音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混亂中卻仍有秩序,縈繞在空蕩的山谷和破曉之中,不經排練亦成絕響。」
朋友向我列舉了更多的聲音,明月驚鵲、夏夜蟬鳴……每一種都格外引人入勝,不知不覺讓我沉溺其中。 「最後一種天賜的聲音。」朋友意猶未盡地說:「它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中,卻沒有人能夠輕易地抓住它——它便是人的心音。上天賜予了我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也賜予了我們一顆與所有聲音共鳴的心靈。沒人知道每一條人間的河水會洶湧成怎樣的新生命、怎麼樣的美麗新世界,這些都有待我們一一發掘。用心感悟,聆聽世界的聲音,總有一天我們能聽見那些曠野中生花的倔強,體會到白居易詩中『薄暮兩三聲』的空明、陳陶『雞聲春曉上林中』的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