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頌

雞,又名五德之禽,象徵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又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風俗,例如每逢佳節,我們就一定會吃雞。而且有一句說話叫「無雞不成宴」即在任何的喜慶宴會都一定有雞的存在。這裏象徵了中國人對雞的重視。因「雞」與「吉」乃同音,所以雞又包含大吉大利的含意。除此之外雞亦被認為中代傅說中的「鳳凰」,因為鳳凰的外型也與雞有幾分相似。

雞的第一德為「文」。其來源是雞頭上有紅色漂亮的雞冠,「冠」輿「宮」乃同音,即代表有冠冕堂皇,莊嚴體面之意。古代曾有一句說話「頭戴冠者,文也」,此句請指升官騰達的意思。因雞冠是雞的特徵,所以很容易破人認出,如同君子一樣,任何言行舉止都非常突出。

雞的第二德是「武」。雞的腳後跟有一個突出似足趾之物,稱為「距」。此能讓牠有趾高氣揚的氣勢。正所謂「雞智以善思」。雞為他人著想的基本武德,克服自己的不鬥力,保持自己大方的風度,做每一件事都為到他人著想,例如雞是會幫助農夫吃的害蟲的,因此雞亦被人稱是「足博距者,武也」。

「勇」乃雞的第三德。「敵在前敢鬥者,勇也。」這句話也是形容雞的,比話來源是當公雞被外敵襲擊時,公雞會以牠拚搏的精神,就算犧牲了生命也不會後退,保護自己如是,保護小孩如是,在任何時間亦如是。可見雞的「勇」是連連不斷的,在面對逆境時,明知失敗也努力不懈丟勇於嘗試。

「仁」乃雞的第四德。正所謂「見衣相呼者,仁也。」公雞找到食物後,會"咕地呼喚母雞前來分享;母雞找到食物後,同樣地,也會叨給幼雞吃。可見雞找到食物後,不是自私自己吃的,而是先給另一半或自己的孩子先吃。可見雞對幼雞無微不至的照顧,捨己為人的無私的愛,為他人作出貢獻的心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仿傲的。

雞的最後一德乃「信」。每當天亮時,公雞會報曉呼喚同伴聚集,間接性令到人們因叫聲而起床,因此有一句說話叫「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與每個人的信任都是無距離的,不像人與人之間永遠都隔著一道隱蔽的牆,不能互相信任,若我們能像雞一樣世界必定會更加美好。

具笛「文」,「武」,「勇」,「仁」,「信」的雞,寄託了人們對美好品德的嚮往和追求的寓意。同時也寄託了君子的五種品德。在新年伊始之際,我們應五項良好的品德,修養自身;應發好願,行好事,像擁有五德之美的雞一般,勉勵自己累積善業,去除惡業。


林翼勳博士評語

逐一詮釋,俾人深入認識德禽,亦足以勉人進德,累積善業也。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10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