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舊區的日子

  • 作者筆名:魏培文
  • 發表日期:2010-08-09
  • 寫作年級:F3
  • 字數:1014
  • 文章類別:其他

從小至大,我也是住在深水埗的。

深水埗區是全港十八區中以古老、窮困和最多老人家見稱的一區,是個名副其實的老舊區。小時候,我從不愛和別人提起自己居住的區分。若別人或同學問起,也只是輕輕說過就算了,帶同學回家更加是我從來不會做的事情。這都是因為從前幼稚的本人認為告訴別人自己住在全港以舊聞名的區域實在有點「失威」。但現在回想起,住在舊區的日子,倒帶點甜蜜和溫馨。

在深水埗隨意逛一圈,也可以找到一些連鐵閘也沒有的大廈,那些就是傳統的舊式唐樓。在現今繁華的香港,要找到這種傳統的舊式唐樓,大概也只能在深水埗這種舊區才能找到。傳統舊式唐樓沒有摩登大廈的自動升降機,出出入入都只靠雙腿。小時,我也經歷過住唐樓的日子。對於小時身型矮小的我,放學回家的一段樓梯就是每天最痛苦的時刻。所以那時候回到家中,便不會想再上街,因為路實在叫人痛苦!還記得那時候,要走上街替媽媽或爸爸到士多買東西是多麼的不願意。每次都要從家人四樓走到街上,又從街上跑回家中,每都都會熱得汗流浹背。有時也會抱怨為何要住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心裡總是有些不甘。然而,這就是唐樓的生活了。

小時候,總喜歡跟著媽媽到菜市場去。儘管要忍受共八層的樓梯,但也覺值得。到菜市場去總要經過一條隧道,隧道裡總有一、兩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有的沒有了腿子,有的在賣唱。只見他們面前總放著個杯子,用來剩好心人擲下的銀子。那時候,我每次經過,也會好奇地看看他們的收入如何,又或是苦苦哀求媽媽給我半個銀子去擲擲。不過通常也失敗收場。這或許就是在舊區生活的趣事吧!

到菜市場的旅途中,所以也很多。其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途中遇見的傳統上海理髮店。相信這也是深水埗區的一大特色。舊式理髮店還未被取代前,這種上海式的理髮店在後巷開至成行成市。通常後巷裡會站著一名年紀老邁的老伯,身穿白色衫,衫袋袋著一把把剪刀。而最特別的就是他們設有的剃鬍子服務。小時候看到一些男人坐在那裡,整臉也有些白色膏狀物體,活像個聖誕老人,長大後才知道他們在剃鬍子。

在菜市場的對面,有一間雜貨店,裡頭所售出的貨品種類很多,包括醬油、零食、日用品、更加有大米、雞蛋和海味等糧食。雜貨店吊掛著工個光亮的大燈泡,側面放著一部舊式大收音機和一個古老的收錢權和古典算盤。從表面裝修看也知此地歷史悠久,一袋袋的大米放在舖面,店內架上放滿不同調味料,如白醋、白酒等。這種舊式的雜貨店在港也所剩無幾,在深水埗區偶爾還會碰到。可能這就是舊區的特色了。

小時候對於住在深水埗區,總有點比不上別人的感覺。縱然舊區到處殘殘舊舊,沒有自動升降機,沒有私人會所,沒有美麗的休憩花園,但卻有濃厚的地道文化色彩。現在的我開始懂得這種情誼,欣賞深水埗的舊,欣賞那種根深柢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