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一詞其實早在千多年前已經出現了,但由於香港近年的樓價貴,薪金與支出的不成正比,令中產階層的市民無法承擔,所以他們只可租到或買到一些地方較小的,這詞便出現了。
「蝸居」的定義就是細小的居所多人同住,房間是由多人分租,廚房及廁所大多是共用的。住在那裡的生活當然是不理想的,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
在堔水埗的一座舊樓,有個三口人的家庭,只有一個小孩,那小孩是個獨生子。因為家沒有錢,所以他的爸媽經常出外工作,他知道賺錢重要,卻沒有怨言一句。學校跟自己居住的地點距離甚遠,但是要節省金錢,放學就只能走路回家。他的家沒有一件玩具,但只有做不完的家務,一進房間便是睡覺的地方,生活都頗為辛苦。在學校,同學都因為他的出身而杯葛他,他卻沒有打沉自己的意志。反而努力讀書,還經常取得好成績呢!
他一直讀,直到知道自己有機會讀到大學,他心灰了,因為他害怕他家沒有足夠的金錢供他讀大學。可是透過老師的支持,他決心就算沒有錢也要自己半工讀撐下去。時間過得很快,他大學畢業了。他接著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爸媽也倍感安慰。接下來他能否靠著自穩定的月薪讓家人一起去衝出斗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