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夜起,所有燈光都消失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在1989年6月4日,中國政府出動解放軍到北京市的天安門廣場進行大屠殺,但不知道有多少為社會服務的棟樑也因此而逝世呢?很多死者的家人都悲痛萬分,正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令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迴響。
後來,我們為了記住這件令人刻骨銘心的事,便把它起名叫「六四事件」,並在每年的六月四日,都時時刻刻記掛着犠牲了生命的人,表示我們最大的敬意,也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表示由衷的感謝。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的香港人也非常支持這個活動呢,所以每逢到了六月四日,人們都拿着白爉燭到維港進行燭光晚會,我也曾和家人到維園參加這項別具意義的活動,場面可真是嚴肅呢!
我近日看新聞報導發現,原來在這年度的到维園參與的人數遠遠不及往年,大部份參與的人都是中年人士或老人,很少青少年人士到達維園參與燭光晚會,因為大部份的青少年人士都認為中國不是我們的家,在北京發生的事情與我們無關啊!為甚麼要參與這項毫無意義活動呢?我心想,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話,五十年後的六月四日,維園裏還不是空無一人嗎?那些白爉燭的光芒還不是從此而消失了嗎?
三十年後,我在這段漫長青葱的歲月裏,已經成了一名四十多歲的大叔。香港這個社會已變得急促,科技亦先進了許多,身邊的事物都改變了,但是我有一點卻從來都沒有變,就是我每年的六月四日都一如記往地到維園走走和悼念犠性的人,但是,我發現維園冷清清的,只剩下幾家人記得這個日子和在悼念死者,唉!昔日那些熱鬧又嚴肅的氣氛都消失了,六月四日的維園晚上,已經變得黑暗一片了,已變得不像從前那樣了。
正所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滿腔熱血的我决定到年輕一輩的青少年入手,講解有關於「六四事件」的內容,令我惋惜的是他們都當我是瘋子一樣對待,還被他們嘲笑,他們從沒有聽我說的話,從此,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很大,我是否應該繼續下去呢?
難道香港人真不重視我國發生的事情嗎?科技的進步,真的令我們變得不聞不問了嗎?急促的社會,真的令我們找不到空閒的時間了嗎?香港昔日的氣紛,真的不見了嗎?在香港維園裏的燈光,真的從此而消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