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星島日報看到一則報導: 「馳名中外的煲仔飯店「興記」位於廟街十五號的店舖,昨遭永久釘牌,原因是該店舖長期霸佔街道營業,今年上半年六度違例,被記滿九十分,故遭食物環境衞生署取消小食牌照。興記在區內其餘四間店舖昨晚未有開業,僅在店舖外貼出「東主有喜 休息一天」的告示。食環署發言人指……」
我想起了……
上月某一個晚上,大約七時許,正值日落,在油麻地上輔導班,突然想吃煲仔飯。
在廟街應數「興記」最出名, 一走入廟街行兩步便見到,便順道去廟街吃炭燒煲仔飯。 興記的人流依然旺盛,食客很多都是內地自由行。
我被帶入位置時,上一手客人並未完餐,雖然走剩一名少婦,可是她的飲品還有一大杯未飲,
我們四目交投,十分尷尬。
沒錯,雖說伙計並沒有催促客人結帳離開,但卻把此責任交給下一手客人,很過份!
難倒老店都這樣「恃老賣老」?
才坐下,面目可憎的店員大聲地吹我點菜,我點了「章魚雞粒煲仔飯」和小蠔餅。看看周圍,小小的店裡密麻麻的放滿摺凳摺枱;大概因為人多吧,店員高聲問客人要甚麼,食客也高聲談笑,一片喧鬧。
大約等左二十五分鐘便到,呢個速度比想像之中慢得多!!!!!!
飯來了,章魚雞粒煲仔飯的料真的有點少,雞粒大小也很不一,看起來就是沒味道的樣子,很清淡的感覺,拿起桌上的煲仔飯豉油,倒了一些進去,吃一吃覺得還是沒味道,加了很多才有點鹹味,沒加吃起來就像在吃白飯。
先送來的是小蠔餅, 分量很小, 跟預期的很不一樣, 新鮮煎起, 夠熱, 咬一口, 蠔小小的, 也有香葱, 蛋漿煎得很鬆脆, 口感頗油, 但味道怎麼這麼淡? 忘記放鹽嗎?太不像樣了!!!
我快快的吃,周圍的氣氛彷彿催促我要盡快走人,別阻人家做生意。
突然,搭台那對男女,應該不是熟客,發現叉燒意粉上有黑點。我在旁邊看到,估計不是黑焦,似乎是動物。那名顧客舉手,跟夥計講說有小動物,那夥計都立即爭辯,不願換另一份意粉。我說了一聲: 「明明是你們不對,為什麼不換? 」那伙計用粗口問候了我,繼續和那對男女爭辯。爭辯聲源源不絕,我無暇理會,低下頭,吃過便走了。
現在,心情有點爽快。看看別人的評論,大多都是: 「食物難吃得很,,以前都不是這味道,執咗好過啦! 馳名中外又怎?衰便要認! 」,「香港太多食肆非法及自私地佔用公共空間,不知所謂!!!你租的只是鋪位, 不是條街!!!」,「真係抵死! 香港有限多食店都係長期擺佔街道經營,油煙及嘈音令人髮樓上或附近居民飽受其之擾,不少大排檔開到半三更,好像別人不用睡覺! 還要不懂自動自覺清理受其污染的地方,終於令到馬路既污衊,又臭。」
哈,真有同感,當時的不快都消失我無影無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