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留逝令人感到惋惜,更何況是值得令人留念歷史建築。有許多人認為舊區就沒有留念的價值,但事實卻相反,擁有現今遺失的一樣東西,那就是「人情味」了。
現今任何講求效率,做任何事都講求速度。我想快餐應該很乎合香港人的口味吧!應該怎樣說現在的舊區?沒有特色?還是變成冷漠的城區?我想全部都是吧。或許你認為我的說法較為偏激,但事實擺放在我們眼前。
我們會對老店感到惋惜。更何況是那些店主呢。他們從開店至今至少有數十年,與顧客的關係融洽,關掉店舖後那些令人感到溫暖的氣氛亦消失了。他們所用的用品和擺設都極俱特色,中西融合,是現今少數俱有特色的裝修,卻消失得無影無終了。
但事實上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香港地少人多,即使不斷填海亦不能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而且一直用這個方法並未能解決問題,將舊區重建是其中一個方法。大多數的舊區潛在很多風險,街道狹窄,缺乏休閒空間。但重建後這上問題解決了。市民多了休憩的地方,危機減少了,保障了市民的安全。
舊區重建了,全部將會變成高樓大廈,舊區的老店變成了超市,原本感覺濃厚的鄰居分別離去。即使他們的不捨我們難以理解,卻能感受到這份濃厚人情味。即使這些老店想重新開業卻沒有辨法,因為他們的爭力比大型超市弱,面對租金昂貴抵下,也只能默默低頭,等待被淘汰......
舊區的新貌就像是城市的倒影,卻失去個人特色。他的個人魅力只能從相片中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