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明天

  • 作者筆名:彭天恩
  • 發表日期:2013-08-31
  • 寫作年級:F4
  • 字數:678
  • 文章類別:其他

拿起自己編寫的小說,仔細看着當中的情節,便會回想起當日的大笑話,二十年前科學家向大家證實巨型彗星像運動員般高速向着終點--地球進發,並沒有停止的跡象。作為科幻小說的作家,對於此情此景絕不陌生,但是這個消息真令人不寒而慄。看着自己生存機會越來越少,自己卻是一個普通人,不能像小說般把故事改寫或編寫一個彗星在太空自行爆破的大團圓結局,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都不能與現實掛鉤。

最後的三天,全城也陷入恐慌,大家都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

有人說:「睡醒後,明天卻是新的一天。」相信大家都希望真的還有源源不絕的明天,但這次並不是夢,所有人都認定今次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並不是科學家在自圓其說。

每當看到小說的情節,我都回想起二十多年的一個笑話,當日只是科學家的計算錯誤,其實彗星只會輕輕靠近地球,在身邊擦過而已。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但這小小的錯誤除了為大眾帶來恐慌之外,卻令他們更珍惜自己生存的每一天。

其實現時我們在地球上享有的一草一木,蔚藍的天空,廣闊的大海,燦爛的夕陽等都是得來不易的!往往人們只會在面臨死亡的一刻才會珍惜,才會後悔沒有愛護自己的「家」,但當證實末日只是虛假的時候,人們便會回復昔日的面貌。工廠继續排放污水,並沒有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看着人們沒有反省,真希望當日彗星真的衝破地球大氣層,粉碎他們對明天的昐望,人們總是錯過了才會珍惜,二十年前的今天,大家都許下了承諾,若有明天,我必定要……所有人都希望明天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當知道自己還享有無數的明天,便不會再珍惜。

話雖如此,擁有明天是代表還有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改變自己對生存的看法,只要有明天,人們才有機會改過,給予自己新的一天重新做人,因此「明天」對於人們來說是希望的源頭,但人們必定要學會珍惜自己還能期盼新的一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