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舊區的日子

現時香港社會發達,香港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亦相繼提高,於是出現了「石屎森林」,而道路上的汽車亦比以前增加了數十倍。因此,香港人比以前富裕和物質要求提高,從前的香港面貌已逐漸被「石屎森林」取代。回想起來,總是依依不捨的......

從前的香港,只是一個位於中國南部的小漁港,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於40-60年代,一般樓宇只有六至七層,不設升降機,以現時看來,極為落後。後期於50-60年代,政府為了遷徙山邊木屋居民,便興建了許多徙置區住屋,但每家每戶沒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每樓層的住戶要共用每層樓尾端的廁所和廚房。因此到了用餐前後,那個共用廚房就變得人頭洶湧,肩碰肩的,跟接跟的,好不熱鬧。晚飯時間過後,便是共用的廁所必定爆滿,排隊洗澡。回到自己小小的蝸居,但家庭成員眾多,必定不足夠床位給每一家庭成員。因此,年輕的後輩便索性讓出床位給長輩,以表孝順,自己就打開帆布床或席地而睡。

縱使理由眾多,我還是喜歡舊香港。為甚麼?原因是那時候的香港的空氣質素比現在好,維多利亞港海面比現時清澈,映襯著藍得嚇人的天空,在現今來說簡直是蔚為奇觀。在舊居,由於樓宇高度只不過是六至七層高,因此沒有現在高樓大廈造成的「屏風效應」,空氣因此比現在清新而涼快。夏日炎炎也無需開空調,當然當時的空調沒有現時普遍。陣陣海風吹來送爽,涼快極了。舊日的生活一般是大家庭,三代或四代同堂,互相照顧,令整個家庭凝聚和團結。鄰居之間又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睦鄰精神使大家彼此的生活更添和諧,建造出一個美好的小社區環境。

總而言之,我很欣賞及嚮往舊區生活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和關懷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