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法之一。古時交通不方便,身在遠方的人一一寫信思鄉。以信作溝通,將感情托付於信內。收信人讀起蘊藏心意的字句,好好接受寄信人的心意。
而對於我來說,信是我與媽媽的連繫,也是媽媽的信仰。
媽媽生前很喜歡寫信。
她喜歡拆開信封時的驚喜;喜歡紙散發出了梔子花的香氣,濃郁而且優雅;喜歡讓人感到溫暖的字句。
小時候,媽媽因癌症而入院了。即使她病入膏肓, 在臥床不起的日子,媽媽都喜歡提筆寫信,寄給自己年少的孩子。而往往收到媽媽的書信後, 外婆都會執起我的幼嫩的手,指導我一字一句地回信。說這樣便能讓媽媽康復,早日回歸家庭,見證我成長中一點一滴。
說好的會早日康復,通通都是虛假。「天不可能盡如人意。」已經幾年了,媽媽的病情一直都沒有好轉,而我在長大的路途上所見所聞都只好化成了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以此向媽媽一一訴說心聲。所經歷的委屈、失意和快樂都佃寫信而淡然化解,化為我筆下的話題。可惜的是我寄出的信愈來愈多,收到的回信卻一封一封地減少了。
我最不樂意看見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媽媽的病情急轉直下。
醫生說她活不過幾天了,看著飽受惡疾折磨的媽媽,我心裏抑壓的巨大悲痛終於爆發。我拚命忍住淚水,緊閉著雙唇,可是眼淚還是湧上來,亮晶晶地擠在眼圈邊上,淚水頓時模糊了我的眼睛,喉嚨也哽咽了,說不出話來。即使如此,媽媽仍努力伸手去安慰我,撫摸我被眼淚滑過的臉頰,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你寫的所有信,我都一一看過了。果然成長了許多。媽媽真的對不起你。我的女兒。」
那天晚上,我在家屬病房裏含淚寫了一封信給媽媽。但至此之後,媽媽再也收不到。
時光荏苒,我現在亭亭玉立了。那一封未寄出給媽媽的信已經被過去的我妥善處理,深深地收藏著在我內心裏,一片不為人所知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