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一個小六的學生,他前年和父母一同從內地移民到香港。他的爸爸係一個茶餐廳侍應,收入十分微薄,只是能勉強維持生計。他的媽媽做一份兼職,幫補家計。
小康一家住在一個小型單位,地方十分狹小,只有一個客廳和房間,就連家具也不多。一家三口就擠在一個小小的蝸居,生活十分艱苦。
蝸居的生活一直都令小康十分困擾,生活環境令他感到不舒服,在朋友面前甚至感到很自卑,因此一直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有一次,小康和同學們做專題研習,輪流到他們的家中討論。小康第一次到別人的屋子,有三房一廳,他差點兒「迷路」!。除此之外,那兒裝潢華麗,直較小康看傻了眼,是他一直盼望所擁有的家。當被同學們問關於他的家時,他則被問得支吾以對,不知如何是好。
除此之外,小康亦因家中擠迫的環境感到十分尷尬。至從小學起,同學們都會討論自己的房間,擁有自己的空間,更有自己的電腦、書桌等等。這些對別人而言只是小事一樁,但對小康而言,這一切都可能是他一輩子也可能沒有機會得到的東西,這時小康就只會瑟縮一角,用著羨慕的眼光去幻想,幻想著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小康經常在家中,走到一角坐下,望著天花,一直在想:究竟何時能夠改善生活的環境?究竟何時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個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