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質素漸漸提升,大部分家庭都不愁衣食。然而,香港出現了一個問題──港孩。港孩,近年來經常聽到的名詞,指的是一些缺乏自理能力、情緒智商和抗逆力低的香港孩子。他們出生於90年代中後和廿一世紀初,大多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艱苦生活也已經過去,且備受父母寵愛,認為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是,造成這個問題,是否只是孩子的責任?
港孩的形成,雖然和自己脫不了關係,但最主要的成因,卻不是自己,而是父母。有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的子女,子女要什麼便買什麼,還有傭人的全方位不分晝夜的照顧,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根本不用自己做家務或煮食,甚至沒有機會做日常的自理工作,有的到小學五、六年級還不懂綁鞋帶和洗頭洗澡,這些令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不懂獨立。
在這個繁忙的都市,大多父母都會外出工作,且早出晚歸,而子女也被安排大量課外活動,父母和子女都缺乏溝通。有的子女為引起父母注意,做出一些過份的行為,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劣。
無論是溺愛子女的父母,還是外出工作的,相信他們心裡也是愛著自己的子女的。但他們有沒有想過──為何不和子女坐下來談談,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