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港孩的誕生

  • 作者筆名:劉子千
  • 發表日期:2011-08-08
  • 寫作年級:F3
  • 字數:998
  • 文章類別:其他

港孩,又稱為港童,是泛指一些嬌生慣養,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和抗逆力低的香港孩子。

港孩是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後至21世紀初,物質富裕,少子化社會下的中產家庭產物。因為自小受家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溺愛和家傭(外籍家庭傭工)全天候照顧,習慣接受小王子、小公主般的呵護和伺候,造成自理能力、情緒智商和抗逆力三者均低的「三低」港孩。有小六學生不懂綁鞋帶和洗頭沖涼等,缺乏基本生活起居能力[1]。情緒智商低和抗逆力低亦可能導致長大後遇上挫折時較易罹患情緒病,甚至自尋短見。

港孩,總共有「六個不得」,就是「餓不得、飽不得、熱不得、凍不得、累不得、辛苦不得!」。

以上資料皆出自維基百科。

一個港孩的誕生,毫無疑問地,必需要「依靠」他們偉大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嬌生慣養。

以下的例子皆是我的親耳所聞,信不信由你。

在我的眼中,身為您父母的子女,幫助您父母做家務是天公地道的,例如打掃或只是簡簡單單地整理自己房間,真是易過「借火」;但是港孩一但聽到父母的指令,例如只是一次簡簡單單的掃地,他們一定會說:「下,我做?」,因為這些工作平時都只是交給他們的家傭,或是他們父母親做。所以對他們來說,「掃地」一詞,在港孩眼中,只是一個天方夜譚的詞語。

而且,現今香港是個物質富裕的社會,要有一部能夠與時並進的「潮物」是必需的,就如智能手機iPhone一樣。因為港孩往往喜歡比較,與身邊每一個比較,隨時隨地與身邊每一個人比較,無時無刻都與身邊每一個人比較。但是他們卻從不知道iPhone的作業系統、從不知道iPhone的處理器是什麼、從不知iPhone有多少記憶體。但是港孩就是愛追上潮流,與身邊的人比較。

所以港孩往往就會說:「媽咪呀,同學甲佢有iPhone呀,我都想要呀。」。

當他們的家長看到心愛的兒女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就會說:「聽日你幾時得閒呀,呀女?我帶你去買啦。」當我聽到我表弟和他的媽媽的對話,我不禁不能夠哀嘆現時的社會風氣......;想當年,我流盡眼淚,歇斯底里地哀求媽媽買我一部價值$1800元的索妮愛立信手機,我媽媽的反應當然不會有港孩母親的答覆,而是「你呢部打唔到電話咩?電話打得打出得入咪得囉!」我再三哀求他,她都叫我不要異想天開。當時......我死心了。

而且,當我睡不著的時候,我都會埋怨為什麼我母親不讓我學多點技能,例如彈琴,拉小提琴等。好讓我成年後「多條出路」;眼見現時的港孩,每個星期都有學拉小提琴、游水、圍棋。但他們卻埋怨為什麼父母不給他們眼中的「自由」.我真是既羨慕又妒忌。每當想到我成年時與這些港孩一樣找不到工做。他們卻能只是拿出一張「鋼琴。演奏級」;而我只能無奈地看著他的身影......真是不知所措!

但是,我卻不忘父母當年的教育。正所謂「三歲定八十」。我也十二分慶幸自己沒有成為港孩聯盟的成員,否則我想我現在只是叫我的爸爸媽媽替我完成這篇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