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歌詞說到:「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做隻寵物至少可愛迷人。」在爾虞我詐的社會中,世道兇險,做人十分難。你需要面對小人的猜忌、社會的淘汰、世間的殘酷,寧願做隻人見人愛的寵物,也不願面對這些困擾,認為至少能夠得到人們的寵愛。那麼,到底做人好,還是做寵物好?看官且莫急,容我以數種人的故事為你一一分曉。
第一種人是因為不想生存於世道兇險的環境,為了逃避而選擇做寵物。做人難,但做寵物容易。當他們成為了寵物時,不用再煩惱人事關係、學業壓力、遭受社會淘汰等等,而是被人類悉心呵護地,把他們當成家中的小寶貝,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他們只需要按時吃飯,閒事陪主人遊玩,累倒時睡覺,這樣逍遙自在的生活誰會不喜歡?可是,活著為人的時候要煩惱的東西就多了。就好譬如煩著自己沒有錢、沒有朋友、沒有得到別人認同,就算解決了其中一樣,煩惱就是無限多,怎樣都解決不了。正正因為做人的時候是多麼的痛苦,就衍生出這種人——甘願捨棄人性而成為寵物。
可是,世間上苦難何其多,怎樣避也避不了。即使已成為寵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亦難免遭自私自利的主人遺棄,只能在街上流浪。這樣也不就和做人時一樣過得苦嗎?所以比起這種為了逃避而做寵物的人,另一種人的理念有著更高的層次。
第二種人是心胸廣闊、光明磊落,即使遇到小人亦能自處。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處事明達,合乎仁德和道義,心中坦然,自然不會感到憂懼,是人是寵物也沒有關係。相反,小人,亦即是我所到的第一種人,只顧一己的利益,為個人的利害得失而費心,也因行事不符合道義而心中有愧,便會常感到憂慮不安,便想成為寵物,遠離世間煩囂。這種人就是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要原則,即使自己犯了錯,亦願意改正,如此這樣就不必擔心做人時受煩惱困擾,亦不會選擇做寵物這種逃避的方法。做人對他們而言,只需要維持他們的本心,就能活得開心,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種人能到達到孟子所說的保持本心,時刻實行仁,自自然然不需要運用小人的方法逃離人類荒謬。雖然這種人已達到君子的境界,但在我而言,第三種人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皆因這種人在道德上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種人正正是知道人禽之辨,明白身為寵物不能擁有人心,因而選擇做人。人有人性,獸有獸性,獸性與人性絕不相同,我們亦正正擁有人性才能擁有四善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人之所以在精神上通於天而下達於地,能頂天立地於宇宙間,都是因為人有著尊嚴。這種人深知自己與寵物不同,認為自己有著怵惕惻隱之心,需要做合乎道義的行為,並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有這種自覺才能令世界更美好。相反,做寵物只能獨自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能影響他人,他們又怎願樂見這種情況呢?由此,他們願意挺身而出,從自己開始改變這個世界,令世間減少一些煩惱,他們又怎會選擇做寵物呢?做人對他們而言,是道德的追求,讓自己維持尊嚴。
做寵物能夠讓我們逃離世間煩擾;但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無需介懷,不需要選擇做寵物;更甚做人是因為在道德方面更上一層樓,亦甘願自己挺身而出改變世界,讓人類在世間稱王。那麼究竟做人好,還是做寵物好?相信諸位自己心有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