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眼中的壞學生不外乎欠功課、上課不專心、對人不禮貌等等⋯。一些學生常常小心翼翼地做功課和上課,每日都會消耗一些腦細包去「應酬」老師,怕一不小心做了一些老師不喜歡的事就被老師記住,然後在家長日被老師當着父母面前責備,回到家因學校的事就沒有放鬆的時間,被父母逼着溫習,想放鬆卻被父母用「老師對你唔滿意就梗係你成績唔好啦!」逼回去房間裏溫習了。
在我記憶裏,我小學時,有一個同學成績非常差,性格也非常內向,在英文課堂上常常在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經常都會不知所措地翻找書本來回答問題,但經常回答不上。直到家長日就被老師責備說他的成績很差,上課不專心經常回答不到問題,別人和他說話經常不回答很沒有禮貌,要家長回家和他反思。
小息時,英文老師和其他同學在談天,在他們的對話中得知他在老師眼中是一個只會玩樂而不會溫習的學生,不然不會回答不到問題,所以老師經常和其他同學說他是「壞學生」,要求同學不要學他,而老師就像「法官」一樣,令人不會反對他,但班上有幾個同學特別照顧他,和他做朋友,教他功課,當時我問他們為什麼和他這個「犯人」做朋友,但他們卻回答我說「因為他有需要呀!」,令當時的我非常不解。
小時候看過一部外國電影是說一個老師,本來可以自己在中午吃飯時帶午餐回學校,卻經常因為性格一毛不拔而吃其他人的午餐,而主角非常貧窮,在中午時需要吃其他人的食物,而老師非常不滿他搶了自己的食物,並且不知廉恥地要求主角自己帶食物否則不能上課,最後主角勉強帶了一些零食給老師讓他批准自己上課。
當時認為是主角的不對,沒有自己帶食物,害得老師這種「高等人物」没有食物。而現在卻有另一番看法,需要的人不能得到相應的東西,而不需要的人卻時常能得到超出自己所需的東西。
所以老師眼中的壞學生可能有其他原因令他做出些老師不喜歡的事,俗語有話「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以壞是取決於後天的栽培或選擇。
老師眼中的「壞」學生成績差卻努力自己想辦法做功課,這樣的學生就真是壞嗎?而老師口中的「良好」學生成績好卻時常抄功課,這樣的學生就真的是良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