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三世纪,科技非常发达,人类和机器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人类可以随手划一块显示板来显示他们所想要知道的一切,于是,报纸已经迎来尽头了。
‘今天是泰晤士报的最后一版,千初,我们也捧捧场吧!’父亲说道.
‘好,反正也是最后一版了,我们就当留个纪念吧’ 我随口应.
在父亲观摩这份报纸期间,他又开始怀念他二十二世纪童年时的生活了,现在的人类最少可以活三百年,医疗发达得很,而且容貌可以保存在40岁左右;可是,父亲看着报纸的神情越来越凝重,我走过去问父亲: ‘怎么啦?’
‘这……是你弟弟’父亲指着寻人启示板上的其中一则,手指颤抖地指着,看得我慎得慌。
寻人启示中有一个少年,十五六岁左右,脸上挂着一副很阳光的笑容,深啡色的眸子水灵的很,鼻梁坚挺,五官深邃,看着他,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我今年也三十多了,旁人大部分认为我是独生子,然而我还有一个弟弟,只是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走夭折了,他名叫千帆,他不可能在这世界存活,他已经去世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我十七岁,千帆在某一天夜里突然发了高烧,烧了不知道多久,他熬不住,过去了。
母亲嗜麻将如命,在麻将桌一坐下,基本上没人能把她拉得动;父亲工作很忙,电话永远都设在会议状态,根本打不通;我在寄宿学校上学,根本顾不上千帆,所以在我回家的那一天,一进门,千帆的尸体就在我眼里横得出现了。
我和他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感情还是不错的,我一看到他,那时候就吓哭了。
母亲知道这件事后,一年后就抑郁而去,和弟弟团聚了。她临终前告诉我,有一封信,要我在一间令我感到惊奇的时候才可以打开。
父亲不愿看到那片令他感到忧伤的土地,于是带着我,移居英国。
事情过了那么多年,千帆的照片突然在寻人启示上出现,我和父亲心里头都百感交集,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惊吓,这时候,也许缄默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天,我陪父亲来到报社,报社很友善的为我们联系到了刊登寻人启示的人,他们告诉我,千帆是他们在学校的朋友,而他在一星期前就开始有点不对劲,结果前几天,他离家出走了。
可是,我总觉得有一点不妥。
总感觉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秘密在背后隐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