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頭,疫情擴散至港。小至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個人習慣,大至香港政府的運作模式,甚至是政策,都需要因應這次風波而切換、改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經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次的疫情似乎已經漸漸遠離我們。
可是,在這説長不長,説短不短的兩年以內,我似乎因爲這次疫情而發現了我們那種視認爲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不良心態。
香港,作爲曾經的「東方之珠」,總是以其「購物天堂」或「美食天堂」等美譽而自傲。我們總是向別人吹噓著天壇大佛、太平山、主題公園,甚至是那幾家大型百貨公司的遊客量是那麽大。遇著從外歸來的親友探訪,我們總帶他們走往那些「大排檔」、茶餐廳吃正宗的港式菜式。甚至是我們香港人,也會和陪上一輩喝早茶,跟三五知己一起購物。可是,面對疫情的衝擊,一波有一波的外地輸入案例,令政府不得不暫停繼續接受遊客。同一時間,幾乎全球所有客機班次均取消,令以旅遊聞名的香港差點再也擡不起頭。更甚,別説平常人山人海的旅遊景點,現在就連以「水貨客」文明的上水也變得杳無人煙。以爲補救遊客量暴跌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政府只好推出不同政策,如「關愛基金」及「補就業計劃等」,希望能盡力挽回損失。
我想,我們明白了香港昔日被遊客擠得水洩不通的局面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保持著我們長久以來的優勢,還要顯出我們的好客之道,讓所有遊客明白香港隨時都歡迎他們在疫情後回來,更希望人人來到香港都能夠體驗賓至如歸的待遇。
有研究推算,人一生會遇到大概3千萬人。他們可以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在上學路上並肩作戰的同學,出到社會後共同奮鬥的同事們,甚至是日後的人生伴侶……可是,我們似乎都沒有想過,假如我們沒能遇見這些人,那怎麽辦?疫情來襲,莘莘學子大部分的上學時間都要在家中度過,失去了和同學一起做專題研習、在課餘時間打球等美好時光。再者,航班停擺,想回港探親的親戚、想互相擁抱的眷戀,均不得達到自己回港。往外地移民的,恨不得在假期回港,和親朋戚友聚舊;遠距離戀愛了不知多少時日的情侶,恨不得趁著自己空閑,回到另一半身邊。可是,疫情卻讓所有理想化爲灰燼。將可能變成不可能。
我想,我們明白了,原來自己這刻能依偎在自己認爲最重要的人,也不是一種必然。對著這些得來不易的美好時光,我們應該視它們爲寶物好好珍藏。
你,在這次疫情當中,又有沒有發現到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