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的淩晨1點23分,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的4號機組發生爆炸,震驚全球,這就是人類歷史上迄今最大的核災難——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2011年4月26日的下午1點23分,距離香港的尖沙咀則約50公里的大亞灣核電廠的4號機組發生爆炸,亦是人類史上很大的核災難。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香港人正享受暖暖的陽光吹過他們的每一寸肌膚,幸福環抱著他們,叫人心曠神怡的時光,由下午1點23分開始。他們都不知道,命運就在逆寫,他們就站在危險的邊緣,而歷史正一秒一秒地刻下這一天…
城市安靜地待著,日子與以往無外,只是天空比往日藍了一點,空氣中似乎又好像多了一點莫名其妙的不安,其他的,太陽照舊和小朋友玩遊戲,風繼續自得其樂地當他的浪子,鳥兒繼續尋找屬於他的那株大樹,沒兩樣。生命,似乎就這樣的可愛,它,從不會乖乖的提醒你,危難就躲在轉角,張開懷抱,等你。只有在發生的一刻,你就會了解,你已經被緊緊的抱著。
1點22分,城市依然安分守己,核電廠的地板已開始顫動。1點23分,就是那一瞬間,爆炸了。反應爐的頂蓋,瞬間噴入高空,一股超强輻射氣流蒸發,,火花從裂開的缺口噴濺,携帶熔解的輻射粒子,噴向幾千公尺的高空。天空色彩繽紛,非常明亮。鮮血般的紅色,溫暖的橘色,有點耀眼的黃色,憂鬱的藍色,有如彩虹,非常美麗。就是這種令人心碎的美麗記下了2011年4月26日的下午1點23分的大亞灣核災難。以後,就是恐懼吞噬了城市。
2021年4月26日,孩子瓜瓜落地,病房裡有的是心跳聲,以及不平均的呼吸聲,還有那機器發出精準的跳動聲,聽起來,是如泣如訴的悲鳴聲,聲音中的無力感,為空氣添加了重量,也許就是那份重量讓人都開不了口。「嘩…」護士手中的嬰兒哭了,沒有人笑,只有他在哭。護士張開了口:「恭喜你,是男的。」沒有喜悅的祝福,沒有笑臉的祝賀,讓人的心繃緊了。母親從護士的手裡接過骨肉,那種複雜的神情,是悲傷,是喜悅,是無可奈何的爭鬥。她輕輕的,輕輕的喚一下他的名字,摸摸他的臉,摸摸他的眉毛,摸摸他的鼻子,摸摸他的小嘴。合上了眼。
2031年4月26日,歡鬧的班房,小孩子們東奔西跑,快樂都寫在他們的臉上。和諧、快樂填滿了空氣。長頭髮但沒有眉毛的小娃娃,健碩但沒有耳朵的小男孩,五官齊全但位置奇怪的小朋友,他們都很快樂。看在成年人的眼中,我們應該要慶幸這種光景,還是繼續懊悔2011年以前的我們沒有學乖,沒有看懂1986年生命留給我們的提示呢?我不知道。但我學懂了:災難,不一定需要頹垣敗瓦的證明,不一定需要呼天搶地的烘托,更不需要屍橫遍野的寫實,無法復原改變的後果才是真正的災難。1986年4月26日的切爾諾貝爾核事故是,2011年4月26日的下午1點23分的大亞灣核災難亦是。
大亞灣核災難,真摯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