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窗外的雀鳥在婉轉歌唱,教室內的學生正熱火朝天地談天說地。突然,一縷哭聲突兀響起,同學們紛紛圍上去關心她。這時,同學都匆匆回到自己的位置,我抬頭一看,原來是班主任來了。班主任看了看正在哭泣的同學,隨即緊盯坐在角落的陳明明—老師同學眼中的「大魔王」,很喜歡欺負同學,大家都對他避之不及。班主任嚴厲地說:「陳明明,你到我旁邊的反省桌子上課。」話畢,陳明明又像以往一樣沉默地走過去。
伴隨老師的講課聲,我的思緒逐漸飄遠,那天我過馬路時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正在幫一位滿頭白髮、步履蹣跚的老奶奶過馬路,老奶奶向他道謝,他開心極了,蹦蹦跳跳地尖叫著,身邊的路人都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就連老奶奶也露出嫌棄的神情……當我憶起陳明明那天在街上的落寞神緒,心頭湧起一股不知明的情緒,叫囂著讓我去幫助陳明明。我不禁疑惑:這樣善良的一個人,為甚麼總欺負他人呢?我大步走到他的身邊,他詫異地望著我,我問:「為甚麼你要欺負同學,每次都把他們弄哭呢?」他沉默著,我卻仿佛看到他眼中的難言之苦。
接下來的幾天,我都抽空探問他,他初時依然沉默,但慢慢地,他開始欲言又止,望著我的目光是藏不住的膽怯和一絲絲的期待。終於,在臨放學時,他才小聲地告訴我:「其實我只是想和他們一起玩,但我不知道在玩耍時做出的動作會傷害到他們,我也想和你們玩一場沒有哭泣的遊戲。」我恍然大悟,對他說:「你不妨試試用某些東西提醒自己,例如一隻玩偶,你激動時就捏這個玩偶,或者和同學們敝開心扉,向他們說出你的苦衷,但我給你的只是建議,真正的方法只能靠你自己。」他猶豫了很久,才點頭答應。
後來我因事休課了些日子,等我回到學校時,他身邊已經有幾個人和他聊天,他終於交到朋友了。在視藝課上又大顯身手,老師讚揚他時,他揚起了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我不知道他選擇了甚麼方法突破與大家的關係,但我知道,這一定是最適合他的方式,是他踏出未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