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封,很久以前,沒有寄出的信。
是一封寄給自己的信。
那年小六盛夏,我將要告別一眾陪伴我童年的老師和同學。在最後所剩無幾的時光裡,老師吩咐我們互相寫信,寫出這六年的時光,道出這六年的友誼,現在想起,是多麼珍貴,多麼感謝,我們都有這機會,向那些年相識的小伙伴訴出各種感謝,各種不捨,各種祝福。我們都知道人走茶涼的道理,知道現在最好的一段段友誼會被時光沖淡,我們努力不哭,希望這些信可以讓對方不要忘記自己。
「 孩子們,除了給你們的同學寫信,也不妨可以寫信給將來的自己,想必一定十分有趣,現在你們對於成長,將來的前途和升學的擔憂等,將來的你們一定可以給予你們答案。 」於是,在這學期結束前,暑假來臨前,我完成了這個小任務,答應了自己,待我長大後,再把信開來看看,應該會被當年天真無知的自己弄得哭笑不得。
六月對於我來說才是一年的終末,我吹著炎夏的熱風,吃著波波糖,拿著畢業証書和這封信,走出小學的大門,也走向了名為成長的道路上。
可是,做小孩子的總是幻想著成長後可以有多自由,他們所嚮往憧憬的都只是表面的假象,在長大成為現在的我,少年時的我,百味陳雜,要努力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存活,學懂做個「 合格」的大人。原來,大人才是失去自由的一群,被各種利益,責任和社會面具束縛了靈魂。但是,我並沒有感到可惜或者慨歎,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選擇不成長。
因為過分忙碌的生活,我沒有寄出這封信,也沒有打開閱信,反而把它收入抽屜裡整整三年,把它給遺忘了,它彷彿象徵那年滿懷理想大志的我,默默的披上厚厚的灰毛大衣,收起自己,靜謐耐心地坐在角落等待被人察覺的時候。
終於,在三年後同一個盛夏,百無聊賴的我要把這年的事物整理好,準備下個學期的時候,它再次目睹陽光,我小心翼翼地脫下它的灰毛大衣,看到它的背部依然有著我的名字,我不需考量,已經知道這是我的靈魂給予我的話。
我本想丟掉它,快快走上大人的路,可是它是我最後的一份童真,我真得捨得丟掉嗎?它真的只有一張紙的價值嗎?我把這尚未寄出的信,這給予十八歲的我的信,打開了。
「 生活不如意的時候請細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