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移居了,房子要賣了,我的煩惱來了。站在地產舖門外, 苦惱地看着「海鮮價」的樓市, 以及那些誇張標題說明令我目瞪口呆。「要看看這間嗎? 是個超值樓盤, 並且景觀面對維港, 風水一流。」地產銷售員說。我被那個價錢和維港景觀吸引着,因此爽快地答應了。踏進房子, 再一次令我目瞪口呆, 心想這麼小的房子要怎樣住, 根本與地舖門外張貼的資料不相乎, 可是我又趕着找地方搬上, 在那個口甜舌滑的地產銷售員說服下, 我婉轉地拒絕了。
過了幾天, 我決定暫住朋友的家, 路途中她說:「希望你別介意我的蝸居」,我好奇地問蝸居是什麼, 她說是比喻狹小的住所,但也形容現代人越來越為住房問題所困擾,思想被禁錮於買房,生活中四處打拼,天天蝸在自己的房子裏,把節省下來的錢買房子,為房子而奔波,到頭來卻只能買得起不足百平米的小房子。寄人籬下的我當然回答不介意。她與父母和幾歲的弟弟一起居住,一家四口算是個小康之家。
這間「蝸居」有很多玄機, 有許多從外表看並不能想象是個儲物櫃, 以及大多都是「向上發展」的櫃, 還有摺疊式的桌子和椅子, 就連沙發也能伸縮成一張床 總之盡量把空間騰出, 令到房子感覺大一點。也許這就是「蝸居」的特色吧。
房子有點狹窄卻隱若地帶出一份溫暖,一家人每天坐在飯桌前吃早餐, 即使我的雙眼眯成一線, 也感受到她們那份無比的親切。我最喜歡晚飯時間, 伯母大喊「開飯了」, 所有人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到飯廳吃晚飯, 也許是因為單位小,餐桌也要小一點, 在小小的餐桌上雖然只有幾味菜, 但感覺卻很豐富。她們會談談每天的趣事, 一起大笑, 在笑聲中我心想為甚麼我們家從來沒有這樣一邊大笑一邊吃飯, 只有餐具互相撞擊聲, 難道這是「蝸居」才有的? 我不知道, 但我很羨慕。
地方狹窄難免有些爭執, 有一天伯母把幾袋玩具擺放在我朋友的書櫃上, 當時我正坐在床上看書, 看到她們兩母女開始爭執。「為甚麼常把弟弟的東西放在我的房間, 別的地方沒有空置嗎?」我的朋友怒惱地說。可是一番爭執後,玩具仍舊放在書櫃上, 静默後我上前安慰她, 她竟然說: 「我整個書櫃快被玩具霸佔了, 不過不要緊, 習慣了。」對啊! 家裏的空間不能改變, 但自己的心態是可改變的, 凡事不要過於執着, 嘗試用另一個角度看, 便會發現只不過是小事一樁。
我第一次體會這種「蝸居」生活, 想起初時多麼不習慣, 不喜歡, 直至現在竟然對「蝸居」有種依戀。即使生活多忙碌, 即使只是住在一間「蝸居」, 也要回家, 因為沒有其他東西可取替家的溫暖, 這個道理是我在這幾星期領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