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沒有一位兒童會為自己擁有「港孩」的稱號而感到高興,反之,更會覺得是一種羞愧。而同時我亦相信他們經常會想把背負在身上的「港孩」二字洗脫,但可惜的是他們的行為卻與此背道而馳......
被稱為「港孩」的他們,往往在與到困難時便會感到忐忑不安,令他們過份依賴家長和在以後的生活當面對困難時,便會不知所措。市面上的報章大多把責任歸咎於家長,說明家長不懂放手而令到「港孩」誕生,因此,被稱為「港孩」的他們便順理成章地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想洗脫「港孩」二字的兒童,不應只等待家長放手,與其在等待家長,倒不如把握在自己手上﹔與其做被動的一方,倒不如做主動的一方。當遇到困難時,嘗試自己解決,嘗試不依靠父母的力量,嘗試培養出解決困難的能力。
當然,「港孩」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解決困難的能力,而第二個最嚴重問題是沒有獨立能力。
他們從小便萬千寵愛在一身,日常生活的事情大多交給父母或家中的工人,因此,使他們漸漸失去獨立能力。想要擺脫「港孩」的污名,首要的是要培養出獨立能力,嘗試親力親為的去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事情,如:煮飯和收拾房間。
當一個被稱為「港孩」的兒童,有了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和獨立能力後,他/她就再也不是「港孩」了,言則,他/她便能洗脫此污名了。
雖然要做到我以上所講的兩點是有些困難,但我深信只要家長和他們的子女配合的話,依然是能做到的。在家長和子女配合的同時,又能夠令子女明白到什麼是團隊精神,不就是一舉兩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