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個由漁港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的地方,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方,世界各地的名店林立於此,驟眼看好像並無不妥。可是,都市人反而只著眼於目前,而忽略在七十至八十年代那些著重人情味的舊區老店。
現時香港的舊區老店,正面對著淘汰的威脅,這些老店大多都是從七十或八十年代開始經營,擁三十多年甚至更久的歷史。隨著經濟發展,城市人希望淘汰舊區老店,從而發展都市。
在現代人眼中,發展都市好像是好事,既方便居民又能發展經濟。可是,人們總是忽略了老店帶給人們的人情味,而這種人情味,亦陪伴許多人成長。相信不少人都在屋中長大,屋中不少店鋪都是小本經營,一年可能未必能賺到錢,可是他們總是樂觀面對,有空跟街坊聊天,顧著街坊們吃飯沒有,對自己生意好像不太上心,。在現代人眼中,這種想法在現時社會根本無法生存,可是他們卻忘記自己就是在這環境中成長。
其實舊區老店被淘汰早已是老生常談的事,每個人身邊總有些例子。旺角洗衣街的一間開業近五十年的茶餐廳,經過近半世紀的歷程,最終因受到重建影響而被逼結束營業。這間茶餐廳以套餐形式推出平價雞扒、牛扒等,成功開創了廉價鋸扒先河,同時亦深得街坊們的喜愛,甚至有人專程到旺角享受美食當中的回憶,本來應該不愁經營,可惜好景不常,老闆收到業主通知,整幢樓宇將拆卸重建,無奈下被迫結業,難免不少人常說,香港的集體回憶正一步步消失。
舊區老店被淘汰亦不只一個例子,相信不少六七十後童年時期都渴望能擁有一件玩具,但現在擁有玩具根本不難。愛民一間開業超過三十六年的玩具店,陪伴著不少愛民居民成長,玩具店的定價比其他地方較便宜,因此一直深受不少愛民兒童歡迎,可惜自從愛民被領匯管理後,租金一直以倍數增長,最後始終不敵租金,被逼結束營業,令香港又失去一間老牌玩具店。
舊區老店被逼淘汰當然不只一兩間,而近年不少人再次提及老店淘汰問題,目的都是希望喚起其他人對老店的回憶,同時亦希望各地產發展商「手下留情」,不要再向舊區老店施壓,需知存活到現在的老店仍未被淘汰必定有過人之處,受街坊們的歡迎,因此我希望人們能夠支持舊區老店,避免老店被逼淘汰。